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无限的 ——任丽丽老师的培训课令人深思 (本报记者雨尘维州报道) 在新学期开学的前一天(1月10日),希望中文学校北维校区在东明城酒楼举行开学教师培训,邀请了孔子学院的任丽丽老师前来为学校老师培训。任老师是北京语言大学汉语教师,曾多次参加海外中文教师的培训,传授海外教师汉语教学法。现任美国乔治梅森大学孔子学院中文教师,负责教授梅森大学中文专业学分课。 任老师授课的题目是“激发学习汉语的兴趣,让汉语课变得更有趣、更有效”她说,汉语是世界上最难学的语言之一,很多学生望而生畏甚至半途而废,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如何让汉语变得易学?她主要讲了三个方面: 一是利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教师教给学生的知识永远是有限的,但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却是无限的,特别是激发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和热情,让他们爱上汉语,迷上中国的历史和文化,这个作用将是无法限量的。教师给学生最重要的是什么?是一种影响力。 我们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呢?任老师说,一是好玩,二是有用。 “好玩”就是要在玩中学,study with fun。这也是美国提倡的有趣的学习。教师要善于花心思,想办法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堂活动,调动学习汉语的积极性,增加汉语学习的趣味性。比如通过唱歌学习拼音;通过画画学习汉字,因为汉字的独体字中有很多都是象形字,既识记了汉字,又了解了汉字的起源与演变;通过游戏重复和强化所学内容;通过竞赛形式激发学习热情;通过制作板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综合运用汉语的能力。 “有用”就是要在用中学,有用才会让学生有积极性,有动力,有成就感。教师教学汉语一定要教学生活生生的语言,有用的语言,特别是要教语言背后所蕴藏的文化含义。比如中国人不常说“NO”,但如果说不,一种情况就是在很亲密的人之间,还有一种就是客气,不是真的“NO”。比如中国人为什么不会当面打开礼物;中国人吃饭时为什么会争着着付钱等等。这些知识书本上是没有的而同学们又特别感兴趣,又是非常有用的。教师就好像是海外学生了解中国的一扇窗,他们会从这扇窗来看中国。教师又好像是一本中文书,学生会从教师身上阅读中国。因此教师教学生要语言联系实际,贴近生活,教生活中的语言。比如,让学生学会自我介绍,学会打电话,给家长写留言条,写春联,在报纸上找到学过的汉字,让学生用中文做演讲等等。当学生能够使用所学语言的时候,他们就会有成就感,就会激发学习热情。 二是循序渐进,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学习语言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特别是汉语,所以教师的功夫就在平时。教师可以通过降低难度,让学生产生兴趣,增加成就感,继而就是要循序渐进,通过不同形式的重复达到螺旋式上升。比如以“我”为中心,学习自我介绍,然后介绍我的家庭,我的朋友,我的学校,我的同学,我的老师,我的社区,我的国家,中美国家比较等等。通过每周一字(通过了解汉字的起源识记汉字),每周一歌(通过学唱中国歌学习汉语),每周一句(通过学习俗语、熟语、歇后语、成语、常用语学习汉语),每周一题(通过谈论同学们关心的话题学习汉语)等积少成多,日积月累完成学习汉语的过程。 培养自学能力也是学习汉语的关键,比如教好学生拼音、汉字笔画和结构、朗读技巧等学习汉语的方法都是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我们提倡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所以教会学生学习汉语的方法,正是我们教师的所要做的。 三是发挥学生优势,开发多种方法促进汉语教学。任老师分析说,在中文学校有很多学生是华裔,他们在家里和父母说中文,或者是听中文,所以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华裔学生听说领先的优势,因势利导,提高学生的汉语水平。比如,让学生演讲以后用ipad把语音转换成文字,通过认读自己的演讲稿来学习汉字;通过计算机输入代替手写,降低书写难度,增加成就感,树立自信心;通过多媒体软件和课件,开发多种感官学习汉语,增加重复度,达到强化汉语的目的。 最后,任老师认为,海外教师克服了教学资源缺乏、师资力量薄弱等诸多困难,已经取得了很多成果,希望教师们能够teach and enjoy,在教学中和学生们享受教学的乐趣。 任老师的课有针对性,深入浅出,给人以豁然开朗的感觉,博得在场老师们的齐声赞同,他们说,海外中文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很重要,任老师说到了点子上,对我们教学很有帮助。教学相长,尤其是她说的“教师教给学生的知识永远是有限的,但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却是无限的”这句话发人深省,使老师们感到,不断提高自己从事中文教学水平意义深远,责任重大,传授中华文化任重道远。他们希望今后能够多接受到这样既有水平又接地气的培训。 |
EDUCATION > Chinese School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