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裔美国人一起来推动选民登记和投票

诚彪

01/31/2016


在1853年的美国加州内华达郡审判一起George W. Hall谋杀华人Ling Sing的案子。经过听取了三名华人和一名白人证词,大陪审团判决Hall有罪并处绞刑。但案子并未结束,Hall的律师提起上诉,理由是州法律禁止用有色人种的证词反白人。最后加州最高法院决定不接受华人证词,从而推翻了判决。首席大法官Hugh Murray在People vs. Hall意见书里写到:“法律是用来保护公民(白人)的财产和生命的,这种保护只有通过把公民的地位上升到高于腐败的低等人(有色人种)的影响才能实现。"如果把华人的证词在法庭采纳,加州“会很快看见他们在投票站,在陪审团,成为法官,成为议员。” 哪里是个头啊?


快速前进到2010年中期选举,根据Pew Research Center的研究报告,美国亚裔的投票率在四大主要族裔里是最低的,只有31%的合格选民去投票(图1)。在六大亚裔族群中,华人最大亚裔族群(图2),占亚裔人口的近1/4。但华裔也是其中投票率最低的群体。比如在最近一次总统选举中(2012年大选年),华裔登记选民的投票率为71%,低于菲律宾裔(78%),韩裔(79%),越裔(81%),印度裔(88%)和日裔(89% )。华裔的低投票率直接导致亚裔的低投票率。非常不幸,Hugh Murray在150年前的担心还没有被完全实现。华裔在美国的政治/社会地位还是大大低于其它主要族裔。

Asian-American voters lag whites and blacks in turnout in midterm elections

图1


http://www.pewsocialtrends.org/files/2012/06/2012-sdt-asian-americans-0071.png

图2


历史会惊人地相似,只不过换了一种形式和程度罢了。当今从亚太地区移民来的第一代华裔或多或少地有过被歧视的经历,不管在职场上,在社交活动,或者孩子们的发展机会上。我记得华裔作家张纯如曾经感慨:“我们华裔受歧视不是因为我们哪里有缺陷,是因为我们做的太好了。”前几天有个华裔科学家妈妈跟我抱怨说她一个人在实验室做三个人的活,累的孩子也照顾不好。结果同事还是对她不欣赏,年终考评也不好。这不就是150年前在加州修铁路的华人劳工相似的遭遇吗?当时他们拿比白人低的工资,出更好的活,白人劳工觉得受威胁,通过法律要华人劳工交额外的税负。修西半部铁路的90%是华人劳工,如果你去查找铁路竣工的历史照片,绝大多数是以白人得意洋洋站在中间为主。我们华裔受歧视的困境难道无解吗?我觉得有解,但需要所有华裔/亚裔共同来把美国作为我们的家,关心社区,参加社区活动,主动积极告诉媒体和民选官员华裔的诉求。还有最重要的是去登记成选民并积极去投票!


美国政治构架非常不同于华人传统上熟悉的,美国的政客也和中国大陆的官员有很大区别。在美国,政客们从政的目的可能不同,但有一点是完全一样的:他们对选票的追逐热情很高。就像商人追逐利润的热情一样。由于一些任期短暂(两年),许多政客处在常年备选状态。要在选举胜出,充足的经费和大量志愿人员是操作层面上必需的。当然最终目的也是获得多余竞选对手的选票。如果需要掌握权力的政客来关心特定族裔的需求,这个族裔在选举时展现出强大的筹集经费和志愿者的能力一定会在当选的政客眼里加分,从而有可能得到一些政策上的关照。在马里兰州蒙郡的犹太裔是最好的例子。郡财政每年要资助许多非盈利机构运营,犹太裔背景的社区组织往往得到最多的财政拨款资助。许多设计精良的犹太人活动中心遍地开花,而华裔在大华府地区有接近20万人,一个通用性质的华人活动中心也没有建立。华人的传统是不太愿意为政治出钱花时间,而宁愿花许多资源时间在小孩的个人素质培养和物质的东西上。这种重视个体,轻视团体的价值取向对我们族裔在美国的发展是很不利的。我们已经在美国了,入乡随俗,需要打破传统思维,勇敢走出第一步去关心社区事物,关心政治。


我听到比较普遍的说法是:“反正我们也不靠政府资助,选谁都一样,也不缺我一张选票。”这种说法听起来好像有理,但危害极大。美国的选举制度经过几百年操作,已经很成熟。对选举结果的研究相当准确。华裔作为最大的亚裔族群当然会被细化研究。如果您是公民不注册成选民,华裔选民比例就低一节。如果您注册成选民却不去投票,华裔选举率就低一节。这都会在选举研究报告上反映出来。在蒙郡,大量华裔新移民居住在洛城,盖城,波多马克,北波多马克一带。根据我和这些地方政客们的交流观察,他们普遍不清楚自己选区的华裔选民,哪些组织代表这些选民,以及华裔选民的述求。一方面和他们对华裔选民不重视有关。但华裔选民的注册率/投票率极低难道不是造成他们不重视的主要原因吗?如果他们都不知道自己选区的华裔选民的述求和找谁去了解,在做决定时又如何要他们尊重华裔的权益呢?


两年前在华人社区获得空前舆论关注的加州SCA5法案的争议,正是直接由于华裔社区不重视美国政治运行规则,几乎导致SCA5通过。SCA5法案是要取消加州在1996年通过的209提案。该提案禁止州政府和州公立教育机构在雇佣和招生上用种族和性别作为一项衡量标准。209提案通过后,加州公立大学亚裔学生比例大于其人口比例。当时许多机构和组织是支持西裔民主党参议员Hernandez的SCA5的议案的,包括加州大学系统总理Gene Block,犹太裔州参议院主席Steinberg,以及一些代表少数族裔(包括亚裔)的民权组织。三名华裔民主党参议员,Leland Yee,Ted Lieu, 和Carol Liu也按照党派划分投了支持票。眼看这项议案会在州代表会上通过从而成为法律,许多华人父母终于意识到该法案对自己孩子上大学概率会造成严重伤害,开始各种反对抗争活动。大量代表华裔利益的组织开始游说反对通过该案。华裔的州代表Ed Chau随后表示会投票反对。迫于强大的公众反对声浪,州代表会主席Perez把议案退回参议院,三名华裔参议员也要求参议员Hernandez不再推动该议案,在2014年3月17日参议员Hernandez正式收回议案。事后我听到有位华裔参议员说在投票前根本不知道这么多华裔反对对该议案,要不他一定不会按党派划分来投这票。这个事例真实地反映了华裔社区的软肋。平时我们不花时间和资源去培养捍卫自己族裔利益的组织,政治热情也明显低于其他族裔,又不在主流媒体上发声,难怪自己族裔的参议员都不知道选区的华裔在想什么。每个政客都面临强大的竞选压力,如果某个族裔平时不出钱不出力也不去投票,光指望政客为本族裔利益想着,我不知道这种期望是否符合逻辑。虽然SCA5法案的事件过去了,如果我们不改变华裔关心政治热情低下的习惯,将来还会有类似的事件发生。投票率是最能显示关心政治热情的指标。注册选民和提高投票率是我们华裔社区的当务之急!


还有一种说法是:“算了吧,华人来自各个地方。大陆,台湾,香港这几个地方有不同的政治/风俗/文化,团结不了。”我们既然已经在美国安家,孩子在美国出生成长,我们的财产和未来都在美国。我们在美国社会不仅被统一称为华人(而不是大陆人,台湾人,或香港人),而且大部分时间还被统称亚裔。在对各自传承的文化背景感到骄傲时,华人互相在注册选民和提高投票率的活动中协调和促进可以大大增加活动的效率。比如蒙郡的美京华人活动中心(主要以台湾华人移民为主导)正在翻译简/繁体选民注册表,大陆移民背景的社团就可以帮忙去复核并共同推进蒙郡采用。许多第一代华人移民还很关心故乡的政治/文化事件。这很自然,毕竟那是我们从小习惯的。但另一种说法更被我接受:“家乡的事关心的人很多,少了您也没关系,再说您的关心/政见也没啥用。美国的事需要您关心。这里一人一票。华人参政议政起点很底,您的参与就会起到很大作用。”


美国政治另一个明显特点是权力分散。没有一个个人或机构有不受制约的权力。这不仅体现在三权分立的政体上,还体现在普通老百姓参与决策上。许多政策的制定是在充分听取老百姓的意见上作出的。最近马里兰州Howard郡教委会决定在五个主要的文化宗教节日公校放假,就是基于该郡老百姓参与听证会,踊跃发言作出的。华裔的春节也被列为其中之一。很大程度上是由一个郡华裔美国人家长联合会的努力推动才促成的。虽然在Howard郡教委会没有华裔委员,但联合会的成员们齐心协力,鼓励华人穿红衣服出席听证会,安排华裔学生发言,最终有了这个结果。虽然不同的华裔家长们对这个决定本身有不同的看法,但不能否认,这个努力提高了华裔在Howard郡的社会关注度和地位,可喜可贺!同时印证了普通老百姓完全可以通过努力影响决策。


华裔在社会政治地位上的里程碑式的提升,是需要要有华裔成功地当选各个政治岗位的。我们马里兰州已经有华裔州参议员和州代表,也有了首位华裔州巡回法院法官。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们有华裔郡教委会委员,郡委会委员。但华裔参与政治决策上不用等,现在就可以开始!各级政府有许多由民选官员任命的委员会,负责向政府推荐各种政策的调整和变更。委员会成员就是普通老百姓。蒙郡就有70多个委员会。华人居民很多的洛城,在最重要的市政规划上实施三级管理。最小最低的变更,由市规划局工作人员批准。稍微大些的,就要市政规划委员会公开讨论决定。这七个委员会成员都是洛城居民,通过自荐或推荐,由市委会任命的。委员会委员是无薪岗位,一月要开两次晚上会议。虽然洛城华裔居民众多,但现在七位市政规划委员会委员没有一位华裔。华裔参政议政,完全可以从参加委员会成为委员开始。了解社区,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了解决策程序,同时也让社区了解华裔。华裔成为委员的多了,成为民选官员自然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150年前,第一批华人移民在美国受到了制度性的歧视。只要没有其他白人目睹,华人可以随意被打骂,被抢劫,被谋杀。他们拥有的金矿可以被白人随意夺走。那时侯“根本不可能”的哩语叫,“A Chinaman’s Chance”。今天美国在社会公平公正上有了长足的进步,这不是哪个族裔忽然大发善心的结果,而主要是包括华裔在内的少数民族不断抗争换来的进步。华裔作为一个族群,还有许多空间可以努力。今年是大选年,也是我移民美国20年来用中文写的最长的一篇文章。我有个感慨,“如果我现在不努力,再过20年,碰到我长大了的女儿回来哭诉遭受歧视时,我一定会后悔为什么自己在年富力强时没有为她创造更公平的美国尽一份力呢?如果我努力了,不管将来结果如何,我都不会有这种后悔吧!”谨以此文邀请大家共同协力,为我们的下一代创造更美好的美国!



选民注册和投票简介

选民事务是各个州管辖的。现在选民注册和投票的过程极其简单,上网注册只需花五分钟。我想特别提醒以下的公民需要特别关注:

1)如果您刚归化入籍,在宣誓仪式后请您赶快注册成选民。成为公民不等于您自动可以投票。必须要注册以后才可以投票。

2)如果您刚从外地搬来,请重新登记成选民。如果不确认,也可以上网查阅您是否已注册,地址是否已更新等等。

3)如果您的孩子满16周岁,请您提醒他/她去注册吧!虽然18岁满才可以投票,早注册总是好的。


选举委员会也采取了许多便民的方法鼓励投票。您可以除了在选举日去预定投票站投票以外,您还可以早投票和邮寄投票。我三种都试过,还是喜欢在选举日去投票站投票。我们一般会带着孩子们一起去,让他们知道这是一种生活习惯,就像早上起床要洗脸刷牙一样自然。在投票站能看到平时较少看到的社会生活的各种人,非常有趣!遗憾的是亚裔脸孔还是比平时看到的少很多。希望今年投票时看到更多的亚裔脸孔。



(作者授权发布)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