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小学刚刚任命了新校长

最近我们的小学刚刚任命了新校长,我基本参加了整个过程,趁着记忆还新鲜把它记录下来供有兴趣的朋友以后参考使用。

前任校长在去年底winter break将来临之时突然宣布要在年底退休,这对整个学校的上级,老师和家长都是一个不小的surprise。前任校长是个有些专断的人,沟通能力可以说比较差,很多老美家长都对此人都很有意见,据说几年前一位PTA主席曾经试图通过和上级部门反映情况来改变前任校长的那种“my way or high way"的态度,但是最终没有成功,而且反倒是让前任校长和PTA的关系从此越发的紧张。此人突然退休,大家一下子都有点儿“幸福来得太突然”的感觉,但是又开始对本校未来的情况会是怎样充满了期待和惴惴不安。

今年开春,新校长的选择也就按部就班地开始进行了。首先,郡里主管我们这个学区校长任免工作的一个director某个晚上来做了个报告,介绍了郡里选择和任命校长的流程。会上告诉我们新校长候选人的面试就在两周后某个工作日的下午从十二点半到五点,面试委员会的组成是三个部分:学校老师和后勤工作人员代表,家长志愿者,还有郡里教委相关办公室的一些人员。对于家长志愿者,这位director说他们会尽量选择代表本校人口组成情况的家长。在那个报告会上,当场就给去了的家长发了一个survey, 调查家长们对新校长最期望的是什么,当场还让愿意志愿去参加校长面试的家长留下了联系方式。当时去参加这个报告会的中国家长只有我和另外一位妈妈,我们两个不约而同地都选择了志愿去参加校长面试。

随后两天内,PTA主席给大家发了一个survey monkey 的链接,和在见面会上的调查一样也是调查家长们对新校长的期望。因为前任校长的专断,我估计美国家长们都会将交流沟通能力强作为最重要的期望,那么我们中国家长呢?我想希望学生学业出色应该是大多数中国家长们最重视的,所以没啥好说的,发动本小学中国家长们强调这一点,可惜回应的人并不多。

不出所料,我被通知去参加新校长候选人的面试,事实上学区也确实是考虑了我们小学的人口构成。在去的六个家长代表中,四个老美两个中国人就是我和另外那个参加了报告会的中国妈妈。不得不说这种公校的校长候选人非常走过场,每个候选人有半个小时的时间去回答那位director根据对教工和家长们survey的结果而准备的六个问题,我们在整个过程中只能听不能问。等候选人都面试完了,剩下的时间对每个候选人进行讨论,优点和缺点都要说,先优点再缺点,而且相互之间不许辩论,更不能说自己觉得谁最好最合适。

由于目前的政治大环境,六个问题中的一个问题必须是和“achievement gap"相关。不出所料,survey的结果,教工和家长们最看重的是希望新校长有比较强的沟通能力,其次是创造一个friendly school environment (其实还是和沟通有关系)。所以其它问题基本上都是围绕着这两项进行,只有一个问题提到了教学,而且还是和special education 掺在一起问的。

面试的候选人由于隐私问题就不具体说啦。简单地说就是学区没有任命我们两个中国家长觉得最好的那个,当然也没有任命我们觉得最差的那个。

经验总结一下,那就是一开始学区派主管来开的见面会大家能参加的尽量抽空参加,在见面会上survey的结果其实是被用来筛选候选人的标准之一,后来的survey monkey好象有点走过场所以结果到底有没有用我并不是很sure。在见面会上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是找愿意去面试候选人的志愿者,这个是唯一可以去当志愿者的机会,错过就不会再有啦。整个过程下来,个人觉得家长的意见学区会参考,但是占多大比例我也不清楚,学区还有他们自己的agenda。但是至少选择的这位感觉上还算可以沟通交流,只能是继续努力再push这位新校长对学业的重视啦。





(From WeChat, the author is unknown)





5/30/2015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