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0/2018 【侨报记者陈沉9月28日报道】几年前被美国政府准予庇护身份的超过1.35万名移民,如今可能会面临被驱逐的命运,而他们中的大多数是中国人。 September 28, 2018 相关新闻>>
对于此次庇护移民的调查事件,尔湾史密斯律师事务所资深律师刘莉莎表示,“之前没有看到这么大规模的系统审查旧庇护案件的情况。其实在奥巴马时期曾经发现问题,不过并没有大规模翻查起诉。对于庇护个案,不排除有非律师执照的人士提供相关虚假服务。但是作为有执照的律师应该做的,当然是提交真实信息。”根据英文报道中介绍的情况,刘莉莎认为这次应该是有针对性目标的一次行动,而不是常规性地全部翻查,“从报道中看,是有相关人员报案,涉及2012年期间的一些律师事务所的经手的案例。”移民局如何审查确认真实或虚假,刘莉莎律师认为可能会有一定难度,“不过,如果有协助写证词、弄虚作假等,可能会出现不同个案证词雷同的情况,会有作假嫌疑。” 关于案件处理的法律流程,刘莉莎说一般如果提交的移民材料被移民局拒绝,大致有4种形式,再次核查案件,案件重开(Motion Reopen),案件重新考虑(Motion to Reconsider),或者申请人提出上诉(appeal)又或者重新递交材料(Refile)。 尔湾史密斯律师事务所资深律师刘莉莎对于近日“千余政治庇护者面临遣返事件”表示,“此类情况下,将最终由法庭决定是否给予庇护。” 图片由刘莉莎提供 “但是,这次的显示出的情况是,已经被通过的案件,因为被怀疑‘做假、欺诈’而收回合法居留身份。首先这一过程符合法律程序,只是之前几乎没有听说这么大规模的。其次,这种情况下,经过调查,美国移民和海关执法局(Immigration and Customs Enforcement,ICE)的律师要向移民审查执行办公室(Executive Office for Immigration Review,EOIR)提交动议,要求重新开案,审查。也就是要上移民法庭。”刘莉莎律师解释说,“动议都会被处理,如果移民法官审核ICE律师提交的动议后,不同意案件重开,那么当事人继续拥有庇护身份;如果法官同意,当事人要在移民法庭上进行申诉。基于之前提交材料的情况,可补充一些证据,比如证人证词等。法官会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给予庇护。”目前所说的3500个案应该是还在审查,最终会有多少被提交法庭,尚不确定。据刘莉莎律师说,一旦上移民法庭,等于被起诉,那么整个过程会耗费不少金钱、时间和精力。 熟悉庇护移民案例的华裔杨羚律师在接受采访时曾表述,政治庇护移民是当事人基于对未来的恐惧,并提供真实材料,可申请政治庇护。申请政治庇护有5个基准点。政治理论不被接受;属于特殊团体,比如艾滋病、同性恋;宗教信仰;种族;国籍等。 7/17/2018 (World Journal) 編譯張玉琴 為落實川普政府擴大遏止移民的政策,司法部長塞辛斯最近讓申請庇護增加更多資格限制,使得因遭受幫派分子、毒販或家暴威脅的移民,無法再以「可信的恐懼」(credible fear)為由,通過第一關審查。 由於聯邦庇護系統對於申請做假案件層出不窮迭有怨言,塞辛斯上月開了一個新先例,駁回一名遭受家暴十餘年的薩爾瓦多婦女的庇護申請;塞辛斯在裁決中寫道:「一般而言,外國人聲稱遭受的家暴或幫派暴力,若是非政府所為,將不符庇護申請資格。」 另一名來自宏都拉斯的41歲移民派翠西亞‧艾拉岡最近告訴庇護審核官員,她逃離母國是因遭到幫派分子搶劫和強暴,她並被威脅,如果報警,她和九歲女兒都會被殺害。 依過去案例,艾拉岡的情況通常能通過庇護審查第一關,但她卻未過關;美國官員說,發生在艾拉岡身上的一切,不該歸咎宏都拉斯政府,並建議她不要尋求美國庇護,這表示她將被遣送回母國。 移民律師說,如同上述情況,將會有更多申請庇護的移民,無法藉著被迫害的「可信恐懼」理由,通過美國公民及移民服務局(USCIS)的面談。 他們並指出,許多移民法官審理這項案件的上訴時,一面倒地認同這些庇護官員的建議,使這些原本可能須花費一年的庇護審查程序,在一開始就堵住大門。 德州奧斯汀非營利組織「草根領導」(Grassroot Leardership)的索菲亞‧卡西尼說:「這是直截了當地操作,攻擊庇護申請程序。」 她表示,該組織協助與子女分離的約35名移民母親,超過三分之一未能通過「迫害恐懼可信度」面談,失敗率是司法部加嚴限制前的兩倍。 移民局在本會計年度雇用687名庇護官員,全國僅有約510名官員執行審核工作;2010年,歐巴馬政府開始准許許多通過「迫害恐懼可信度」面談的移民,在申請庇護期間保有自由。 近年申請庇護人數暴增,2016年會計年度近9萬2000人曾接受「迫害恐懼可信度」面談;相形之下,2007年只有5000人左右。 移民局說,自2017年10月至今年1月,四分之三以上的庇護申請通過初步審查,這是最新統計數字,但未能反映出塞辛斯宣布新裁決後的改變。 移民局發言人巴斯發表聲明說:「移民知道美國庇護申請系統不健全,有漏洞可鑽,他們入境美國後,百般設法逃避被遣返,俾能留在美國。庇護面談的改變,有助於緩和庇護申請案日益嚴重的積壓。」 7/15/2018 (World Journal) 編譯黃秀媛 川普政府正多方並進加強遏阻移民,並設法繞過各種法庭裁決達到這個目標,企圖無限期羈押移民家庭、擴大羈押空間、緊縮難民法規,並加強審核綠卡申請案。 從美墨邊界偷渡入境的移民家庭親子被拆散的問題,引起全球注意和群情憤慨,可是這只是川普政府移民政策的一小部分;其他許多行動沒有受到廣泛注意,可是它們顯示川普總統如何極力阻止合法和非法移民來美國。 「美聯社」報導,美國以前的政府也曾面對同樣的非法移民問題,嘗試同樣的解決辦法,可是都無法遏阻從美墨邊界源源湧至的移民浪潮,只不過從來沒有一個總統像川普一樣高唱反移民論調。 在遵照法庭命令讓分散的移民親子重聚的同時,政府繼續遏制移民家庭,以及庇護和綠卡申請。這是企圖向移民,以及在選舉年向川普的支持者發出明確信息:移民要到美國會更難,要獲得合法居留美國的身分也是如此。 川普本周前往歐洲訪問前即拋下一句話:「不要非法到我們國家。」 他也批評歐洲的移民政策正改變「歐洲的組成」和摧毀歐洲文化。 川普政府決定把所有偷渡入境者繩之以法,導致移民家庭親子分離。但是,加州一個聯邦法官規定羈押兒童不得超過20天,另一個法官則禁止拆散移民家庭,並限期讓親子重聚。 政府必須遵守法庭命令,又不願輕易放人,因此採取連串法律運作以加強執法能力,包括要移民家庭選擇全家一起接受羈押,或把兒童交給政府安排親戚監護。 政府也到處張羅增加羈押移民家庭和兒童的空間,並加速把移民遣送回本國。尋求庇護也更難,包括不能把逃避幫派和家庭暴力作為尋求庇護的一般理由。這是中美洲許多移民逃到美國的原因,而新的準則使許多人無法通過初步審核。 已在美國的合法移民也面對各種新障礙。川普政府已終止對一些天災和戰亂國家民眾的保護,使幾十萬人失去合法居留地位。 政府也有意取消涉嫌以詐欺方式入籍者的美國公民身分,申請綠卡和其他移民福利則面對更長期等待和更嚴格問話。 5/28/2018 据报道,美国国土安全部已经起草了一份规则,允许移民官员审查新移民是否有使用某些纳税人资助的公共福利,以确定他们是否可能成为公众的负担?其实自川普上台一年多以来,关于绿卡的消息也是满天飞,各种围绕绿卡制造的各种噱头真假难辨,不过今天在这里分享的消息是路透社披露的,真实性应该毋庸置疑。 这些消息的特别之处是在于,它来源于获得的一手资料:从美国国土安全局流出的新法案,因而让传说中的移民申请享福利,难领绿卡的说法几乎被锤实! 国土部的这份草案,大幅修改了美国自1999年以来实施至今的审核准则。在现在的状况下,只有当新移民使用现金福利、或已经惯于享受由政府资助的长期护理的情况下,绿卡持有者在美国居住的前五年里才可能被视为公众负担而遭到驱逐。 但如果国土部的这份草案将得到实施,那么能够成为将合法移民驱逐出境的福利项目会变得更多,包括食品和营养、联邦政府通过医疗补助或奥氏医疗保险、教育,还有任何形式的政府援助(现金、支票、汇款、仪器设备、非现金),以及任何形式的补助、服务、救济,统统算在内,这些都将可能使申请者成为公共负担public charge的证据,以下是包括的项目: 1.医疗保险补贴,如“平价医疗法”规定的补贴; 2.补充营养援助计划SNAP; 3.儿童健康保险计划CHIP; 4.一项为贫困孕妇或哺乳期妇女及其子女提供食品的联邦计划WIC; 5.交通和住房券transportation and housing vouchers; 6.帮助穷人支付取暖费的计划; 7.向低收入儿童提供早期教育的Head Start计划; 即使申请人的子女是美国公民,例如在美国出生的孩子,接受这样的福利也可能会对父母申请绿卡产生影响; 在申请绿卡期间,现金福利及非法领取,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可能影响申请资格。以2016年的绿卡申请数据来看,有超过38万人将受到新规的约束,他们都是在美生活或工作、正在申请绿卡的人,比如美国公民的近亲家属,或美国公司雇用的雇员;不过,已有绿卡、正在申请入籍者不在新规的约束范围内。 另外,还有一些福利并不在新规范围内,即便使用也不会影响拿绿卡,这些包括 1.紧急灾难救济 2.免疫接种公共卫生援助 3.读公校 4.公校免费或优惠午餐 5.残疾人保险,联邦医疗保险Medicare,失业报偿unemployment payments 美国移民新政:这些新规定不适用于申请入籍的绿卡持有者,仅适用于在美国生活或工作,正在申请绿卡的外国人,例如美国公民的亲属及美国公司的员工。 目前这一草案还未完全公开,一些移民倡导人士、现任和前任美国官员说,拟议中的规定,可以在不改变美国法律的情况下推进政府的目标,有效地禁止中低收入人群移民。 Source: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8/05/28/7291439.html 02/28/2018 「好不容易熬了兩年10個月,就快等到三年面談了,竟然移民局又改變作法,容許其他新送件者插隊」,2015年7月提交政治庇護申請的小麗(化名),面對瞬間「從火車頭掉到火車尾」的面談排期,掩不住對漫漫綠卡路感到沮喪與失望。 去年10月父親病逝,儘管悲痛難過,因為身份問題不敢離開美國,小麗只好抱著半歲大的女兒痛哭,母親因為傷心過度,身體狀況也欠佳,一直計畫等面談通過,就要回家一趟的小麗,在得知移民局對政庇申請者實施「後送件先面談」新法後,情緒跌落谷底。 兒子明年夏天就要進入大學,已經提交政治庇護兩年半的陳先生,也對移民局的新政相當緊張,他說,兒子想上香檳伊利諾大學(UIUC),可是他若是一直無法排到面談,根本沒有希望拿到綠卡,到時小孩就必須支付國際學生高昂學費才能就讀州立大學,「這筆開銷對在餐館打工的我們夫婦來說,實在超出負擔。」 「拿到工卡是可以工作沒錯,但申請政庇者的目標,幾乎都是想要合法居留在美國,移民局讓新申請者插隊的作法,非常不公平。」小麗說,沒有合法身份,對他們來說,就「必須一直生活在黑洞裡」,「想要買房子,必須拿出房價四成的頭期款」,「想要買保險,也不符合歐記健保的申購資格」,因為宗教迫害而申請庇護的小麗說,「夢想到美國追求自由,現在卻反而被框住了動彈不得。」 相對小麗一家三口至少都還團聚一起的情況,拋妻棄子獨自從廣東到美國並提出政庇的小趙(化名)對於未來更加恐慌。他說,他是因為信基督而受迫害,原以為只要等到面談,距離與妻兒重聚的日期就近了,已經提交申請兩年的小趙,現在卻面臨等候面談時間可能加倍的困境,讓他很擔心還在國內家人的安危。 根據移民局網站,美國政治庇護法是對已經進入美國者,提供的一種保護,這些人因種族、宗教、國籍、參加特定社會團體或持不同政治意見而遭受迫害,或害怕遭受迫害。如符合庇護資格者, 經允許即可合法留在美國。 不過,這項政庇法被部分有心人士造假濫用,促使移民局積極展開改善行動。 USCIS的數據顯示,2016年全年共有1萬7745名中國人在美國申請政治庇護,僅次於委內瑞拉。 02/28/2018 (Worls Journal) 特派員黃惠玲╱芝加哥報導 為打擊無證者假借遞交政治庇護獲取工作許可,移民局(USCIS)1月底將政庇面談改為「後送件先面談」後,第一波引用此法的新申請者已接受面談,至於是否會因此影響取得工卡?資深移民律師分析,目前移民局積案相當嚴重,要在規定核發工卡的180天內開庭裁決並不樂觀,對工卡發放影響有限。 另方面,早已提出申請政庇者,對移民局新作法痛批不公平,尤其已經快要等到面談三年排期者,對一下子從「火車頭掉到火車尾」非常沮喪。 移民律師表示,此法公布後,芝加哥移民法庭從2月20日左右,已經開始面談「後送件先面談」的政庇申請者,根據陪同客戶面談的移民律師透露,基本上審核內容與對談方式,與以前並沒有太大差別,至於是否被拒率會因此提高?律師指出,面談後10天才會收到信息,而且審核標準並沒有變動,目前看不出新作法會產生任何重大影響。 根據移民局官方網站,從2018年1月29日開始,移民局政庇辦公室將優先安排最新遞交的申請人面談。優先順序包括第一:經申請人或移民局要求已經延期者;第二:在過去三周內遞交申請者;第三:面談日期會最新遞交的申請開始,然後按順序往前處理先前遞交的案件。 至於遞件已經超過21天的申請人,目前面談時間很難確定。越早遞交案件者,等待面談時間將越長。移民局指出,更改排期順序可防止僅為獲得工作許可,而遞交虛假政庇申請案件。 移民局統計,過去五年來,政庇的累積案件增加達17.5倍,案件數高達31萬件。依照新的規定,新的政庇申請者應該會在遞交申請後的45天內接受面談,由於時間大幅縮短,移民律師建議申請者在遞交申請同時,就應該把表格、自述及補助材料,以及相關文件的翻譯都準備妥當。 新法上路後,坊間移民律師接到最多的詢問,就是「是否以後申請政庇拿不到工卡?」,移民律師解讀,按照規定,申請政庇者在遞件後150天,可以開始申請工卡,如果申請180天案件未被拒絕,則可獲得工卡。 然而從2013年下半年後,政庇面談排期平均要等三年,所以所有申請者都拿到工卡。隨著新政策程序,假使新申請者在45天內排到面談,移民局未批准而轉到移民法庭,見庭後在原始申請180天內開了大庭,而法官沒有批准,且對申請者發出遞解令時,無論是否上訴,申請者才無法拿到工卡。 不過,依照現在積案嚴重的情況來看,除非大批增加移民法庭的法官,而且全部法官都支持移民局後送先審的作法,先把法庭積壓多年的案件放在一旁,否則要在提出政庇後的180天內排上大庭,困難度非常大,最終對想要遏止工卡浮濫申請的效果相當有限。 02/28/2018 (Worls Journal) 記者陳小寧/紐約報導 一名來自中國東北的女子五年前持旅遊簽證來美, 之後申請政治庇護被拒,進入遞解程序。期間她與國內丈夫離婚,又與美國公民丈夫結婚,打算申請婚姻綠卡留在美國。但因在遞解程序中,被移民官質疑婚姻真實性,婚姻綠卡遭拒。 移民律師27日表示,對於進入遞解程序者,申請婚姻綠卡時移民官會格外嚴格,以防綠卡欺詐情況發生。但如果婚姻屬實,仍可進一步上訴,證實婚姻的真實性,拿到綠卡留在美國。 該女子2013年持旅遊簽證來美,在國內有丈夫,並育有一子。之後簽證到期,沒有回國,還申請了政治庇護。後來因為庇護面談沒有成功,申請被拒,隨後進入遞解程序。但她一心想留在美國,仍然沒有回國。 之後該女子通過徵婚廣告認識了一名比她小六歲的美國公民,並在期間與國內的丈夫離婚,和美國公民結婚,隨後提交婚姻綠卡申請。但由於當時其代理律師經驗不足,沒有邀請足夠的證人和做充分準備,在回答問題時有很多出入,最終婚姻綠卡被拒。 律師朱益民27日表示,婚姻移民申請的過程中遞交的證據很關鍵,如果證據比較強且符合邏輯,那麼通過的機率就大。有人持學生簽證進入美國,認識異性朋友,通過結婚申請綠卡,沒有進入移民法庭程序,移民局審核時相對來說刁難的可能性不是很大。 律師冉燕飛表示,川普總統上台後,申請婚姻綠卡面談有變嚴趨勢。移民官除了會詳盡盤問申請者各種生活細節,還會針對許多中國文化,提出出其不意的問題,使準備不足的夫妻難過關。此外,移民官對申請人過去來美身分也會嚴格審查,如果是持旅遊簽證來美,和伴侶相識戀愛結婚並申請綠卡,移民官會詢問當時持旅遊簽證來美的目的,如果回答為了結婚,則會被認為在申請旅遊簽證時提供了不實信息,極可能申請被拒。 朱益民還說,由於近幾年不時出現律師造假甚至被判刑,移民局內部會比較關注某些律師處理婚姻移民。比如有的律師過去兩年辦理了20個婚姻移民案件,若有六、七個被移民局視為比較可疑,那麼儘管移民局不會明確把這些律師列入黑名單,但會加以標註,該律師遞交的申請,移民局就會非常嚴格和仔細地審理。雖然律師本身沒有受到處分或刑事指控,可移民局事實上是有相關的電腦操作來區分這樣的律師。 | HAN, Liu, CPA | 韩柳 President, Principal Loan Consultant, Leader Funding, Inc. 电话: (240) 784-6645 Rockville, MD Phone: 301-366-3497 |
NEW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