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郡共和党亚裔联盟第一次野餐会 积极参与改变蒙郡政治生态活动
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由家长中部分积极分子组成的蒙郡共和党亚裔联盟(MCGOP-Asian American Association/MCGOP-AAA)于2017年3月21号被蒙郡共和党正式批准成立,成为其官方认可的隶属组织。MCGOP-AAA的宗旨是植根于亚裔,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改变马州和蒙郡的政治环境以及争取亚裔平等权益而不懈努力。 5月27日,他们举行了第一次的野餐会,其目的是走出微信群,大家相识,面对面商讨如何促进亚裔积极参政,议政,发声和与地方政治候选人面对面交流。 报名的四十多个家庭,近一百位亚裔保守派朋友们聚集在醒目的横幅下:“Republicans Win When Republicans Vote“。前来参加野餐的还有2018 年要竞选二区议员的两位共和党候选人Ed Amatetti 和Tom Ferleman; 要竞选蒙郡郡长的共和党候选人Robin Ficker 以及竞选州议员的David Wilson。这四位候选人依次发言,向大家介绍自己的政见和竞选纲领。他们还与参加野餐的大人孩子们坐在一起,深入交谈,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从教育、交通,治安,到税收和就业,既有对现状的详尽介绍,也交流各自在未来政策上的观点。 2016年总统和地方选举之前,部分蒙郡华人家长以对蒙郡教育的关心为起点,在认同小政府,保守理念,人人平等,择优录用/录取,鼓励靠自己勤奋努力改变命运的宗旨下,志同道合地走在了一起,为下一代的平等权利吶喊努力。 他们不为名利,四处奔走为共和党的候选人扫街,发传单,站宣传台。大选过后,基于对生活工作的家园蒙郡前景的担忧,他们继续积极参与改变蒙郡政治生态的活动。 2018年要竞选郡长的Robin Ficker与一位可爱的十岁小女孩坐在一起用餐。他问小女孩:“你有什么问题要问我吗?“小女孩问:“你对Afirmative Action 如何看?"
小女孩原本并不知道和她聊天的老头儿是谁,也不知道他为什么这么有名。他,Robin Ficker,是蒙郡共和党的顽强斗士。正是因为他多年的坚持和不懈努力,蒙郡才终于在2016年的大选当中通过了Term limits, 阻止任何人在county executive 和county council 的位置上无限期地任职。也正因为他的提案,蒙郡才有修正案要求蒙郡增加居民地产税(property tax)时,如果地产税的增加超过通货膨胀率(inflation rate),一定要九个郡议员(county council members)一致通过。他的提案使蒙郡多了一道防线阻止房地产税疯涨。所以即便是不知道他是谁,生活在蒙郡的每一位(不管你是民主党,共和党还是独立人士)只要提到房产税,就与他有关。 虽然有这条法案的约束,去年蒙郡议会九位郡议员以9:0全票赞成通过了增加地产税8.7%的法案。值得一提的是,这九位郡议员清一色都是民主党人。这些民主党郡议员还在2014年通过了对非法移民庇护的政策。这项政策直接导致了蒙郡象一块磁铁一样吸引非法移民移居。有些从中南美洲来的非法移民在本国就参与臭名昭著的MS-13黑帮以及贩卖毒品。他们移居到蒙郡重操旧业,不仅导致毒品在学校里更加泛滥,而且致使原来已经被扫灭的MS-13黑帮死灰复燃,三年来导致多起谋杀案件。 非法移民的大批涌入也给蒙郡的公立学校增加了巨大负担。他们需要参加消耗资源较大的ESOL课学习英文。非法移民的大批涌入也是蒙郡公校学生数目飞速增加,班级拥挤的原因之一。去年通过的增加8.7%地产税的法案就是要专款专用于减少每个班级学生数目(其实是杯水车薪,而且钱并不会花在缴纳地产税高的地区比如Potomac)。 马里兰州,在已经对非法移民非常友好的情况下(非法移民可以拿到驾照,非法移民就算没有缴过税,上大学时也和奉公守法缴税的居民一样享受 in state tuition待遇),还要提出SB835/HB1362等一系列sanctuary state bills,想要把整个马里兰州变成非法移民庇护州。这些法案置所有公民和合法移民的利益不顾,对非法移民当中的潜在犯罪分子法外开恩。而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对抗联邦法律,对抗川普总统的非法移民政策。 值得庆幸的是蒙郡共和党亚裔联盟的骨干分子联合哈维郡的华人积极分子到Annapolis 参众两院做证,强烈表达对非法移民庇护法案的反对意见。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非法移民庇护法案被撤销。这一胜利代表蒙郡华人在参政议政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过去八年来,蒙郡学校教育质量下降,学校在全美的排名下跌。蒙郡教委花了纳税人两百六十万美元做出的对资优班(GT/magnet programs)录取标准的改革方案中,赤裸裸地提出要按种族人口比例(group specific norms)而不是按学业优秀来录取学生。这样的改革方案结果就是以牺牲学业优秀的亚裔学生的权益来换取增加的非裔/拉丁裔学生名额,从而巩固一党的票仓。 除了教育方面的担忧,这几年蒙郡房地产税增加,有些地区房价下跌,恶性犯罪率上升。这一切都让遵纪守法,努力工作,省吃俭用为下一代创造更好成长环境的华人忧心忡忡。 所以说任何一党独大都不是好事,监督和制衡非常重要。而在我们蒙郡,要想打破一党专政,目前最现实的一步就是选上一个共和党的郡议员,让议会出现不同的声音! 蒙郡议会在2014年通过了一个新法案设立Public Election Fund(纳税人的钱), 用来鼓励竞选。在其他要求都符合的情况下,给Couty Executive 和County Council candidates 的捐款在$5-150之间,Public Election Fund 会按几倍的钱match 捐款。这一个法案也让占统治地位的党候选人得益,毕竟目前的现实是蒙郡共和党竞选人远远少于民主党竞选人。这让本就不平衡的天平进一步向一党倾斜。 为此,MCGOP-AAA呼吁:为自己,也为下一代,我们要继续努力,让亚裔不再做''哑裔''!参政议政之路并不平坦,但恰逢端午节之际,让我们再次引用屈原的千古名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目前宣布2018年要参选的蒙郡共和党人有四位。想了解这些竞选人并为他们捐款的,请点下边链接: Robin Ficker for County Executive: http://www.robindeliversforyou.com
Ed Amatetti for County Council - District 2
Tom Ferleman for County Council - District 2
David Wilson for State Senator (蒙郡共和党亚裔联盟) Comments: 美国底层工人到底有多穷?真实景象触目惊心! 美国穷人到底有多穷?2016年10月25日,美国某知名社交网站上传了一条名为“The Naked Truth:Trumpland”(赤裸裸的事实:特朗普王国)的视频,再现了美国广大工人、农民阶层贫困状况。 有趣的是,视频导演摩尔原本用来抨击对希拉里和特朗普,却引来了无数粉丝给特朗普站队——大量美国网友留言讲述着他们的真实遭遇,也发泄着他们的愤怒。 小编综合了美国网友相关留言,以供参考。 1. 奥巴马医改坑惨了老百姓! 实际上,美国中部的大多数地区非常的萧条贫穷,医疗坑苦了中下阶层。 网友A:参与了奥巴马医改后,全家每月为此花费约六七百美金(税后);但免赔额(在一定条件下被保险人对于损失的自负额)仍高达5000美元,买医保跟不买几乎没什么不同。然而,政府强制性规定不买就罚款,这是把赚血汗钱的底层老百姓往死里坑的节奏! 网友B:十几年前,我刚来美国的时候,保险很便宜。在奥巴马医疗政策推行以前,我自己买商业保险跟奥巴马那破玩意价格差不多:读书期间一个月五六十美金就能搞定;全家自费600美金,还带一个月的生育险,比我后来公司提供的价值2000多美金的保险还要好很多,免赔额只有1000,个人自负率(被保险人用于就医或配药所需自行支付的小额费用)好像是25美金。 网友C:奥巴马推行医疗改革以后,原本一个月200多美金的花费立马涨到600多美金,连保险条款都没变。同样价位下,以前可以买的保险覆盖范围和免赔额比现在好多了,完全可以现金付钱,还可以打折。我认识的一个人,钱全拿去买保险了,根本没钱看病。 网友D:自由竞争下保险比政府介入更便宜。奥巴马医疗剥夺了老百姓不买保险的自由,而大城市的精英们脱离群众太久,根本体会不到底层老百姓的辛酸泪。很多年轻人工资低、身体好,不买保险还能吃得起饭。强制让人买保险,剥夺了多少人的自由,所换来的就是口头上的所谓“大爱”,好像这样大家就都能看得起病了。真是太可笑了! 为什么保险会这么贵?答案是美国人需要养太多不能自食其力的人了。在这种庞大的各种税收和保险的压力下,当下,年薪5-6万美金的人群已经成了“有工作的穷人”。不能再割这些家庭的“羊毛”去贴补贪婪懒惰的吃福利人群了!是时候让大家都自食其力了。 2. 美国底层工人到底有多穷? 关于这个问题,网友们讲述的真实见闻让人触目惊心!全然感受不到世界上最发达、最先进国家应有的富足。 网友E:我有时间会去附近社区做义工,看到这些收容所里的光景, 你就知道美国各个州都有被主流媒体遗忘的穷人。 网友F:在蓝州的农村,工作机会少、工资低,香奈儿这些高大上的品牌,只能在媒体上看到,而在我身边还真看不到有人用奢侈品。甚至,我买个200美金左右的包,会被别人说成“钱多人傻”。 网友G:去密歇根州旅游的时候,在一些小镇只能看到破败景象:去加油站加油的车大多破旧,当地人衣着的也破兮兮的 ,很有“回到解放前”的感觉。 在“非法移民+全球化”时代,最惨的是低端服务业拿时薪的人,日子真是过不下去了。中产技工,有的还能通过搬家和换工作来维持体面生活;而且美国很多工薪阶层都打工两份以上。 网友H:有一次,我搬家卖东西,台式机卖150美金,正好邻居白大叔家小孩上中学做功课需要用电脑(是的,他家没有电脑,放在中国是不是都难以想象),他跟我商量:能不能把电脑给他留着,等他拿到下个星期的薪水再来支付?人到中年,连150美金都拿不出来,我还能说什么呢?真的好心酸。 还有一件事印象颇深。为了搬家,我打算卖我女儿的床和床垫,原价近300美金, 我只要20美金。一对夫妇带着6个孩子从蒙大拿州搬到东部。这家主妇问我还有什么要卖,我就把多余的儿童安全座椅给她了。她非常开心,跟我说搬家时打她电话,他们两口子都来帮我搬家。那时她正怀孕,一个月后临产。 网友I:以前公司一个车间工人领养了几个小孩,老婆在家带孩子,他一人每天打两份工,周末还要再干一天,真的很让人佩服。原来一同事,白天衬衫领带在办公室采购部做文职,晚上去酒吧做酒保,同时兼职写作,已经出版了10+中长篇小说。他有两个孩子,小的今年上大学,因为打橄榄球拿到了助学金。 网友J:有个离异的流水线女工,前夫找不到工作、不付抚养费,为了抚养两个小孩,她一个人打3份工,每天工作18小时。很多人甚至喝不起星巴克。 美国人把钱花到哪里去了?这就像个迷。 网友K说:我的经理人年薪14万美金,19岁的儿子刚参加了海军。上个月,她跟我说家里的暖气有点问题,找人来修估价800美金,但是拿不出来,所以要等到这个月才能修。我们在中部农村,消费不高。 3. 白人干活比“老墨”更卖力 也许你会说非法移民在美国的日子有多辛苦,但是,底层美国人也同样辛勤——他们可以为了一个月的临时工作来回开上4000英里(约6400公里),吃睡都在车上。 在中部红州生活的网友说,白人干体力活真是再正常不过了。他们的职业操守不输任何一个移民群体。公寓的烘干机坏了,两个白人壮汉来修,修好之后用手把地上的尘土垃圾清理的干干净净;商场里面的店员也是特别热情认真,很少看人下菜碟。 曾在明尼苏达念书的网友回忆道,当时,学校的清洁工是白人,大叔是退伍老兵,大妈脑子有点慢,但是对人友好、干活认真,大妈给地板打蜡打的超亮。后来换了索马里人,那个干活的质量,简直是目不忍视! 另一位网友说:“老墨”根本没大家想的那么勤奋,他们干活很糊弄。看过周围找“老墨”、黑人等做黑工的各种悲惨教训之后,我家装修搬家等各种活都找正经白人公司做,一分钱一分货,是绝对真理。我曾找一家当地搬家公司搬钢琴,一个年轻白人开车来的,只带着他年迈的父亲!淋着雨折腾了好一阵子,我们要给小费,可小伙子死活不肯要,说已经包含在总费用里了(总费用也不高,是我们问了几家里面最低的)。 白人竞争不过“老墨”,不是因为不够勤奋。我们搬家装修,包工头说如果走公司名义就贵,因为公司有许可证、有保险。如果找几个“老墨”就便宜一半不止,因为不签合同、没有保险。 任何国家都应该好好对待辛勤工作、努力生活的本国老百姓,而不是耍花腔、高喊什么“大爱”的口号——难道美国总统不是应该首先照顾好自己的公民吗?很多网友表示很讨厌虚伪的民主党“圣母们”……底层工人几乎全都支持特朗普。 4. 要尊严,多打几份工也不吃救济 生产线上的美国工人 在很多州,农民非常辛苦:一家五六口人在几百亩地上忙活着,挣不到多少钱,只有年复一年地卖力气,还要为昂贵的奥巴马医疗政策买单。去大城市法学院读书的农民子弟,从来不敢去吃快餐以外的餐馆,而周围的同学非富即贵,落差之大可想而知。他们说:再苦都不能吃福利,太丢人了!建筑工人们也是,宁愿打好几份工都不肯吃救济,因为会被全部朋友瞧不起。 曾在田纳西大学读博士的网友说:那里的“红脖子”(在乡间农场讨生活的美国白人)宁可挨饿都拒绝接受福利。 在新泽西,一个读着“火坑”专业博士的白人小伙子谈到,他爸妈小时候在吃福利的家庭长大,觉得这么做很丢人,所以拼命打工挣钱养他和他妹妹,就是累死也不让兄妹俩吃救济。还好他们很争气,他博士马上毕业,妹妹硕士还有一年,等妹妹毕业找到工作,他妈妈就可以退休了。 而非法移民们却心安理得地享受着各种福利救济。这自然引发了人们的不满,在南加州一个城市,当地人拒绝南美洲来的小非法移民进入,其实不难理解。 有自尊的人,除非在困难的时候,接受别人的施舍都是很羞愧的事情。这些人跟非法移民不同,工人阶层需要的是工作,而不是吃救济。一个网友说:曾经在社会安全部门工作过的朋友,和我说过很多各种混福利的故事,她最后忍无可忍,辞职了。 “哈佛商业评论”有篇文章说的好:白人工人阶层要的是工作、是自尊心,是男人养家的荣誉感,是传统价值观的回归。你可以说他们保守、政治不正确,但是同性恋和跨性别者应该怎么上厕所,根本就不是劳动人民关心的;他们同样理解不了,为什么自己连工作都找不到,还要花钱养非法移民和难民。 对于拿着低工资努力工作的人,必须给他们一条活路,而那些吃救济的“票蛆”必须学会自食其力。 5. 民主党“圣母”们,你们真是够了! 你跟连饭都吃不饱的人谈什么LGBT(同性恋、双性恋及变性者)?谈什么厕所问题?谈什么“大爱”?生存都成了问题,先考虑自己难道不是正常的吗? 他们看着电视里的非法移民和难民落泪,却看不见本土劳动人民的苦和无奈; 他们就“平等自由”议题夸夸其谈,却看不到用压制别人自由来追求自己的绝对自由的恰恰是他们自己; 他们以为LGBT的利益大过天,但人们最关心的是工作机会、是出门不用担心安全隐患; 他们呼喊着黑人权利时,却视警察生命如草芥; 他们指责别人自私,却看不见族裔利益; 他们无限夸大白人至上和种族歧视,却无时不刻在流露对底层的鄙视。 传统上,民主党才是反贸易、支持工会的。不过,它的党纲都一直在变,再往前算,民主党还阻挠解放黑奴,谁能想到后来出了第一任黑人总统。 在竞选过程中,所谓政治精英们成天在吵同性恋问题(能不能结婚、怎么上厕所合理)、大麻合法不合法、怎么看待堕胎行为、要不要控枪这些华而不实的东西。而且吵不出个结果,纯属浪费时间。 百姓在投票的那一刻 ,肤色理想种族都滚蛋了——有奶就是娘、给饭吃的才是亲爸妈。总有的人觉得投票给特朗普就是支持白人至上主义 ,其实,老百姓就是想吃点好的,没精英们那么多闲功夫去大谈什么“主义”。 再往高层次一点说,劳动人民要的不是钱,是劳动,要的是自已养活自己的荣誉感、自尊心。民主党折腾着搞失业救济,舍本逐末,反了。 6. 制造业不回归,大家都完蛋 网友们纷纷吐槽,光靠高科技没法支撑整个国家,尤其是大资本家还要独吞好处。美国走下坡路不是因为没有了高科技,而是因为中产的没落。健康的社会结构需要有强大的中产阶级。要是中产消失了,美国也就没有了领导世界的资本。 其中一位网友说:中产消失的最大原因是大公司全球化。我们公司在过去两年半内关掉3个部门,工厂搬到泰国,财务搬到菲律宾,IT和设计服务中心搬去印度。其中两个部门是在一个中部城市,其中有些员工在公司工作二十几年,他们就这样失业了。 大老板还说自己已经很仁慈了,提前好几月通知他们找新工作。可问题是,当地已经没有新工作了——突然间,几百人失业,几百个家庭交不起房贷、要开始领失业救济。 其余的接着回复: 好多公司都这么做了,对当地的服务业造成巨大打击——人们都失业了,没人去餐馆吃饭,也没人装修房子,没人做景观美化了。在极度缩减的市场里,这些从业者还要跟只收现金、不交税、不用买许可证和保险的廉价“老墨”竞争,怎么可能活得下去?! 这十年工作产业变化的太快,美国整个制造产业链已经完全破裂了。“播客”里天天在说应该告诉大家服务性工作也很好,不要纠结制造业岗位。但是,事实就是现在的外包产业越来越多元化,我知道的大的银行,也是把基础的数据处理工作移到了印度和菲律宾。 现在,工作岗位被“外包”的主要是蓝领。制造业低端工作没有了,高端也会被外包出去。现在全球教育学习都扁平化,美国普通人和中国的大陆台湾也差不多,当然工作转到大陆台湾去了。不过,现在中国制造也不乐观,已经逐步转移到越南和印度了。但是,越南也有工会,工人工资也在节节攀升。同时,白领的工作已经开始“被外包”了。越来越多的财富500强公司的办公部门转移到了印度、菲律宾、中国,比如审计、金融、工程、律所、市场、服务行业等诸多行业。 全球化正在把人挤压到两个极端,再加上科技的发展 很多人从事的工作被机器取代。在这个时候还要引进难民实在雪上加霜。美国要再次强大起来,必须解决怎么分配全球化利益的问题,如果还要坚持全球化的话。 美国穷人特别希望制造业回归美国,肯定很不容易,但是不做的话,大家都完蛋。苹果手机生产全部美国化,价格不会加倍,只是利润降低。一部苹果手机成本大概是150美金,翻倍300美金,卖出来600美金,当中所有环节都要赚钱。 Comments: "子皮:不知从哪个时刻起,反正是很久以前了,美国的很多当权者和有势者开始相信:这个国家是他们的。其中有的人,例如华尔街教父索罗斯,还相信:整个世界都是他们的。 唐纳德q川普在竞选时,告诉选民:这个国家不是他们的,是你们的,你们每一个人的。你们穷,你们不认识华尔街在哪里,你们也没有进过自由派校园;但是,这不要紧,你们是美国人,所以,美国是你们的。" CalChamber Testifies on Financial Burden of SB 562 - Government-Run Health Care Single Payer Healthcare in California 由加州参议员Ricardo Lara和Toni Atkins提出的SB562法案,5月25日在拨款委员会以五比二过关交付州参会全会表决。该法案规定,加州政府提供全民健保一律免费,包括200万非法移民在内均可纳保。据州参会拨款委员会评估,该法案每年支出约为4000亿元。 这堪称近年来民主党人通过的最无耻、最愚昧的法案,全民应共同谴责。 4000亿到底有多大?加州政府每年一般基金(General Fund)总预算不过1240亿元,被骂到臭头的加州高铁子弹列车,造价则为640亿元。换言之,加州免费全民健保每一年的支出,是全年一般基金的3.2倍,也可以盖6.25条高铁。 谁都喜欢政府出钱的免费福利,但请问钱从那裡来?州参会拨款委员会幕僚的解答是:4000亿健保支出,其中2000亿可挪用目前联邦补助加州、以及加州与地方政府投注在健保的经费,另外2000亿则从调升加州薪资税增15%筹到经费。 首先,这个估算是以欧巴马政府时代拨给加州的健保补助金额度为基准,但川普早已宣布要大砍下年度联邦健保支出,而且对于「左过头」的加州,难道还能期待川普多给加州钱吗?所以财源未来必定有大缺口。 其次,加州已是全美大税赋最高的州,再加徵15%薪资税,很多人可能得去跳太平洋了。 以收入5万元的单身上班族为例,目前缴交的薪资税,包括州税、联邦税、社安税、联邦医疗照顾(Medicare)税,总税率为24.81%。年收入5万元的四口之家则为14.12%。年收入7.5万元的单身者,总税率为30.33%。年收入7.5万元的四口之家则为18.77%。 在上述税率再加15%健保税,前述中产阶级上班族的薪资所得,将有三成至四成五要缴税。这种健保税的首要「受害者」是单身人士,再来是拿W-2的薪水族,税金一毛都逃不掉。 SB562法案也被称为「single-payer health care」,也就是排除所有的健保公司,由加州政府直接支付所有医疗支出,民众就医免付门诊费、扣抵额、自付额等,连药钱也免了。州政府必须成立一个全新的官僚机构,处理、审核、支付4000万加州居民所有健保作业,天知道会变成什麽样的大黑洞。 该法案的支持者还声称,由于雇主不必再分摊员工的健保费用支出,所以会给员工加薪,让大家缴得起健保税。但除非立法强制加薪,雇主会自动为员工加薪,未免太过乐观。 民主党人目前在加州参众两会,都有超过三分之二席次的绝对优势,理论上只要民主党人想要,没有什麽法案通不过。但这种全民「免费」健保,一来没有财源,二来徵税有失公平,而且把现有健保体系全部「砍掉重练」,重新创建健保官僚机构,未来恐形成更多浪费。 但提案支持的民主党人却散发出浓浓的政治味,是宗稳赚不赔的生意。案子如果通过正好可以揽功,不过则可累积政治资本兼打知名度。「反川普」虽然是目前自由派「政治正确」的主流声音,但拜託也提点真正可行的方案。4000亿元的全民「免费」健保,真是个愚蠢的点子。 Breaking: Soros-Funded Group Suspends Its Operations Over Lack Of Money Breaking It's Official! George Soros Was Just Shut Down!! ![]() BY PROJECT VOTE MAY 25, 2017 Dear Friends, It is with a great deal of sadness that we share the news that Project Vote will suspend its operations indefinitely, effective May 31st. This decision was made by the board of directors and management of Project Vote, and it was not made lightly. The funding environment for voting rights and civic engagement work has never been easy, and it has grown increasingly challenging over the past few years as foundations have cut back on their giving in this area, the civic engagement environment has been restructured, and competition for limited funding has increased. For a single-issue nonprofit like Project Vote—without a diverse portfolio of work to fundraise on—we were ultimately forced to admit that our current model had become unsustainable. All of us at Project Vote are very proud of the work we have accomplished over the years with a small, dedicated staff and a very tight budget. We helped millions of Americans get registered to vote through our direct engagement projects, and we’ve trained countless organizations to run efficient, effective voter registration drives. We’ve won lawsuits in more than a dozen states to enforce the NVRA and ensure low-income Americans were provided the opportunity to register to vote, and we estimate this work alone has accounted for at least three million additional registrations. We’ve pushed back against suppressive legislation—particularly around voter registration issues, which was our primary focus—and helped pass laws in many states to make it easier for eligible Americans to register and vote. The positive impact of this work will be felt for several election cycles to come. We are also very proud of our extensive library of research, advocacy materials, and articles about key issues in voting rights. We’ve committed to ensuring that this material will remain available on the Project Vote website, www.projectvote.org, for the next few years, and we hope the voting rights community continues to find it useful. All of this work was made possible through the support of a number of foundations and individuals. We would like to thank the Agua Fund, the Arkay Foundation, CREDO Mobile, the Herb Block Foundation, the Lisa and Douglas Goldman Fund, John and Sarah Henry, the Marisla Foundation, Ken Olum, the Tikva Grassroots Empowerment Fund, George Wallerstein, our anonymous funders, and the many individual donors who have supported us through the years. We would also like to thank our organizational partners, our pro-bono law firms, and all of the colleagues, co-workers, and consultants—all too numerous to mention—who helped Project Vote fulfill our mission and achieve our goals. Finally, Michael Slater would like to express his appreciation and gratitude to the individuals who have served on our Board of Directors over the past nine years that he served as Executive Director: Sunday Alabi, Frank Askin, Renee Brereton, Leigh-Anne Cole, Christina Greer, Margaret Groarke, Craig Kaplan, Donna Massey, Robert Master, Lorraine Minnite, Maxine Nelson, Frances Piven, Gustavo Rivera, Helen Schaub, Julie Smith, David Steward, Emery Wright, and Garland Yates. All of us believe that the fight for the right to vote has never been more important. At Project Vote, we had hoped to spend this year pushing back against the Trump administration’s inevitable attack on voting rights, and to protect the NVRA in particular. This is vital work that still needs doing: we encourage the funding community to fully support these efforts, and we wish our colleagues success as they carry on the fight. Sincerely, The Staff of Project Vote Michael Slater |
LOCAL NEW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