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拐点·汉匈之战 第一集 Published on Aug 31, 2016 【本期介绍】 秦汉之际,北方匈奴头曼单于的太子冒顿王子以鸣镝射杀爱妻战马的手段训练出一支强大的草原骑兵。因头曼单于偏爱少子欲废冒顿太子之位,故冒顿先其一步杀父自立。刘邦登基后的第二年,冒顿率他的草原军团跨过了长城,把胜利的旗帜插在了晋阳。刘邦决定给匈奴一点厉害尝尝。但是他的判断严重失误,导致自己被围困在白登山七天七夜。 【《汉匈之战》介绍】烽火狼烟,是马蹄奔腾触发的警报。匈奴,带着力量与速度,侵袭汉的边疆。生存的渴望挑战家园的安宁。防御还是进攻,汉武大帝发出强势怒吼。这是石头与铁的碰撞,注定没有最终的胜者。当匈奴人黯然踏上西迁的旅程,在血泊中站立的汉王朝,开始重新探寻理性与和平。 Published on Aug 31, 2016 【本期介绍】 匈奴一直是汉武帝的心头大患,于是朝堂上发起了一场关于战与和的辩论。结果主战派大臣王恢赢得了这场辩论,汉武帝也下诏攻打匈奴。王恢决定设计诱地深入,一场堪称完美的计划却又了疏漏。匈奴进攻时没有发现四处逃窜的百姓,还正好抓到一个胆小的武州尉氏,把朝廷的计划和盘托出。匈奴撤兵,王恢怕全军覆没不敢追击,最后只能自缢身亡。 【《汉匈之战》介绍】烽火狼烟,是马蹄奔腾触发的警报。匈奴,带着力量与速度,侵袭汉的边疆。生存的渴望挑战家园的安宁。防御还是进攻,汉武大帝发出强势怒吼。这是石头与铁的碰撞,注定没有最终的胜者。当匈奴人黯然踏上西迁的旅程,在血泊中站立的汉王朝,开始重新探寻理性与和平。 Published on Aug 31, 2016 【本期介绍】马邑之战四年后,汉武帝决定北伐匈奴,他采用了卫青的建议,四路大军跨出长城,深入匈奴腹地。三路大军均失利而回,唯有卫青的部队直捣匈奴王庭龙城。卫青的立功没能浇灭汉武帝对李广和公孙敖的怒火,两人沦为阶下囚。 【《汉匈之战》介绍】烽火狼烟,是马蹄奔腾触发的警报。匈奴,带着力量与速度,侵袭汉的边疆。生存的渴望挑战家园的安宁。防御还是进攻,汉武大帝发出强势怒吼。这是石头与铁的碰撞,注定没有最终的胜者。当匈奴人黯然踏上西迁的旅程,在血泊中站立的汉王朝,开始重新探寻理性与和平。 历史的拐点·汉匈之战 第四集 Published on Aug 31, 2016 【本期介绍】公元前127年,卫青夺回了匈奴盘踞多年的黄河河套地区,解除了匈奴对长安的威胁。漠南之战,霍去病率八百精锐杀敌二千,之后两年,霍去病夺取河西走廊,荡平了汉朝以西的匈奴势力。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决定乘胜追击,发动漠北之战。 【《汉匈之战》介绍】烽火狼烟,是马蹄奔腾触发的警报。匈奴,带着力量与速度,侵袭汉的边疆。生存的渴望挑战家园的安宁。防御还是进攻,汉武大帝发出强势怒吼。这是石头与铁的碰撞,注定没有最终的胜者。当匈奴人黯然踏上西迁的旅程,在血泊中站立的汉王朝,开始重新探寻理性与和平。 历史的拐点·汉匈之战 第五集 Published on Aug 31, 2016 【本期介绍】公元前119年春天,汉武帝决意乘胜追击,发动漠北之战,他把远征漠北的使命交给了卫青和霍去病。汉武帝遣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各率5万骑兵及数万步兵分两路深入漠北,力求彻底歼灭匈奴主力,并组织步兵数十万、马数万匹以保障作战。卫青率军斩杀将近2万匈奴,并火烧赵信城和匈奴全部粮草。 【《汉匈之战》介绍】烽火狼烟,是马蹄奔腾触发的警报。匈奴,带着力量与速度,侵袭汉的边疆。生存的渴望挑战家园的安宁。防御还是进攻,汉武大帝发出强势怒吼。这是石头与铁的碰撞,注定没有最终的胜者。当匈奴人黯然踏上西迁的旅程,在血泊中站立的汉王朝,开始重新探寻理性与和平。 Published on Aug 31, 2016 【本期介绍】在两次河西之战中,霍去病大破匈奴,俘获匈奴祭天金人,直取祁连山。在漠北之战中,霍去病封狼居胥,大捷而归。元狩六年,霍去病因病去世,年仅24岁。司马迁受刑,是汉武帝政治生涯中一个重大的败笔。汉武帝事业的尽头就在这些败笔中显现。 【《汉匈之战》介绍】烽火狼烟,是马蹄奔腾触发的警报。匈奴,带着力量与速度,侵袭汉的边疆。生存的渴望挑战家园的安宁。防御还是进攻,汉武大帝发出强势怒吼。这是石头与铁的碰撞,注定没有最终的胜者。当匈奴人黯然踏上西迁的旅程,在血泊中站立的汉王朝,开始重新探寻理性与和平。 Comments: (11/17/2017 @Doug)
我国汉朝在当时也有60万以上军队,但是其中真正的精锐部队数量其实与罗马军团的兵力是差不多的。虽然汉军和罗马军团交战只能说是互有胜负,因为双方各自都有自己的优点,双方都代表了当时军事科技和组织性的顶级水平。 但是如果是长期战争,那么汉军在3个方面还是要超过罗马帝国的。首先是罗马帝国里面真正的罗马人实际上是少部分人口,难以承受多次大的伤亡,几次伤亡几万人的战斗罗马帝国就扛不住了。 汉朝的大部分人口却是汉人,可以不断组织和训练出新的军团参战。这也就是罗马帝国最后只能依靠蛮族当兵直到覆灭的原因了,另外就是汉朝在对大规模军队远程补给方面,还是胜过罗马的。 这次汉朝几次深入漠北,组织起数十万人和大量牲畜的大规模后勤补给人员就可以看得出来,罗马军团在远征的时候只能对不超过3万军队进行持续补给。 最后,就是汉军有十万弓骑可以深入对方大后方进行袭扰破坏,持续降低对方生产力,汉军就曾经多次深入草原焚烧草地让匈奴痛不欲生,这一点才是罗马帝国和汉朝最大的差距。 海军中国是肯定完败的,这个不用考虑。 陆军,罗马是以罗马军团为主,少量骑兵和辅助军为辅。中国汉朝主要是对匈奴作战,以骑兵为主。战场选在中亚或者中东最为合适,如果卡莱战役罗马取胜东征,汉朝控制西域后继续西进还是有可能碰面的。 罗马军团实力很强,防护精良以方阵推进,战斗力惊人,而汉族在于骑兵为主,优势在于灵活与机动性,而且此时汉军有大规模装备了弩,这东西西方没有,杀伤力惊人,但是那个时候马镫没有发明,骑兵不能独立冲击和搏斗。 战场如果是森林对罗马有利,在平原对汉军有利。 如果是正面直接冲突,面对面决战,汉军冲击力有限,缠斗后下马作战,无论是装备防护还是阵法,最后肯定是被团灭的,罗马军团正面太硬,对面决战是在找死。 如果是利用骑兵灵活机动性,迂回游击骚扰,并且利用弩箭远距离射杀,像游牧民族那样,肯定是汉军完胜,这样又成了卡莱战役的翻版了。所以要看在哪打,怎么打。 (11/17/2017 @Bob) 古代中国不怕这种重装兵团,怕的是游牧民族的骑射。重装兵团行动迟缓,期待对方准时同自己下国际象棋。但中国人哪会这么傻?不断骚扰,消耗一个上午不正面冲突,你也走不了十几里远,人员疲惫,还要拉屎拉尿的,队形自然就乱了。一个冲锋就牛刀杀鸡了。 |
HISTO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