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1/2018 移民及海关执法局(ICE)经过八个月埋伏蒐证,在肯塔基州逮捕中餐业主汤飞洲(译音),并据以查出中餐馆藏匿、运送和雇用大批无证非法移民。类似执法可能影响全国,全美上万家中餐馆长期低薪、低利润,常见雇无证客的现象,现在雪上加霜。 站在华裔同胞立场,他们的处境让人同情。坦白说,大家平日能吃到价廉物美的中餐,所有中餐业者包括雇主、厨师、员工都有功劳苦劳。但不可讳言,中餐业有太多“潜规则”,如今面临川普政府扫荡,何以为继,过去“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是否还走得通? 中餐在海外发展上百年,地位和形象不如日餐、韩餐,甚至被泰餐等东亚美食超越。除了中餐馆彼此低价恶性竞争,经营理念和从业人员素质,也占重要因素。 ![]() 因为价格便宜,所以无法负担高人事成本。雇用最低薪无证移民,时薪仅两、三元,服务员要靠小费维生。肯塔基州查获的中餐馆,员工时薪仅2.13元再加小费,每天工作10至12小时,每周只休一天;小费收入好或餐馆业主需要再撙节成本,就把时薪取消,等于无薪打工,和血汗餐馆无异。 为什么无薪还有人愿意干?就靠非法移民。可怜底层无证客如果从中国辗转自中美洲、墨西哥偷渡进美国,至少都欠下5、6万美元偷渡费,须靠打工按月偿还,哪敢计较时薪多少、雇主待遇严苛。 尤其中西部各州,有些中餐馆业者和蛇头勾结,运送偷渡客,设员工宿舍窝藏打工客,甚至直接在家乡收偷渡费,状似“洗钱”。低成本让中餐用低价格招徕客人,不知情顾客享受到廉价中餐,背后却饱藏一堆可怜人的辛酸! ICE埋伏突袭中餐馆,近几个月来全美常见。像肯塔基州这样执法,加州也出现过。南加州中餐馆有多少无证客?向来是个谜。业者在法律边缘挣扎,使中餐馆开店关店频繁,品质也难提升。 很多中餐馆业主是不得已为求生而经营,无法高价请好厨师,餐馆摆设、卫生条件,常给人不上档次印象;员工流动率奇高,员工教育很差,侍者粗鲁无礼,根本不知该尽的义务,如何要求同样的小费。每个环节都欠缺,陷入非良性循环,如今政府严格执行移民法,中餐业更面临寒冬。 全美华裔人口已跃居亚裔第一位,近年中国流入美国资金巨大,在美华裔屡被视为“模范族裔”,但中餐馆再多,中餐在主流人士印象中还是便宜、中低层消费甚至外卖的食物,地位远不如日本料理、韩国和东亚国家美食,就是自己人搞坏的。 这些不利因素不是川普执政下才出现,几十年来中餐业遇到的种种困境,现在更严峻,四成餐馆业主说雇不到人;雇主、侍者都如惊弓之鸟,中餐业的悲歌不知何时能叫停。 6/20/2018 (World Journal) 特派員黃惠玲 經過八個月的埋伏監控調查與蒐集證據,國務院外交安全局(Diplomatic Security Service)調查人員在肯塔基州東區聯邦法院對當地「亞洲自助中餐館」(Asian Buffet)東主湯飛洲(Fei Zhou Tang,49歲,以下均為音譯),提出涉嫌藏匿、運送大批無證客的指控。曾於該餐館打工的多名西語裔員工在供詞中說,偷渡入境的西語裔,幾乎手上都有一份「找工電話單」,可通過掛勾的華人職業介紹所,在全美各地中餐館找到工作。 美國移民及海關執法局(USICE)在今年1月突襲肯塔基州位於Shelbyville市的亞洲自助中餐館、珍寶自助中餐館(Jumbo Buffet)、Grand Buffet,及位於佛蘭克佛特市(Frankfort)另一家亞洲自助餐館的餐廳和員工住所,逮捕湯飛洲。他是目前全案第一名被控的餐館業者。 根據呈交法院的控訴書,從2017年5月起,USICE等執法單位針對多家中餐館展開八個月的嚴密監控與蒐證,在42頁的探員證詞中,詳細列出這幾家餐館華人東主與員工的出入餐館、住家紀錄,也清楚說明使用車輛,接送員工時間、地點,顯示聯邦蒐證確實。 職責包括從事調查護照與簽證相關犯罪行為的國務院外交安全局,由特別探員倫思福德(Tracey F. Lunsford)負責該案調查。她指出,亞洲自助中餐館的湯飛洲,向非法入境的外籍人士提供工作機會、住宿及交通,涉犯運送及藏匿無證客刑事罪。 在亞洲自助中餐館工作的堤爾曼(Beth Tillman)作證說,業主會提供他們住宿、交通,之前她的時薪為2.13元,再加小費,但後來時薪被取消,收入只剩小費。她說,員工都叫發薪資者為「爸爸」(Daddy),經調查人員核實,「爸爸」就是湯飛洲。 另一位無證西語裔員工高美茲(Salvador Salazar Gomez)指出,他被安排住在與亞洲自助中餐館東主緊鄰的連棟屋車庫隔間,每兩周東主「湯」就會發給他1250元薪資,一周工作六天,每天工作約10到12小時。 法院文件指出,被提控的湯飛洲在接受調查,被詢及「是否知道這些員工沒有合法身分?」時回答:「這些員工都有ID」。不過多位員工作證時卻都說,餐館東主從未查詢他們的身分或要求提供證明文件。也有員工說,未曾收到東主提供的W2報稅表。 據了解,同一天也被突襲的其他自助中餐館業主證件,都被扣押未發還,幾宗案件也仍在調查中。肯州東區檢察官辦公室19日接受問詢時,僅表示「可公布部分已詳列在控狀」。 6/20/2018 (World Journal) 特派員黃惠玲╱芝加哥報導 在肯州中餐館工作的西語裔無證客提到,「偷渡客手上都有一份可以找到中餐館打工的電話號碼單」,其實所指的就是華人職業介紹所。 全盛時期曾有多達20家職業介紹所的芝加哥華埠,經歷執法單位幾次大規模突襲後,至今還在營業者寥寥可數。「政府查太嚴,生意太難做,有些人便轉向地下發展,靠著手機聯繫,幾乎沒有人願意設立辦公室了」,5月剛結束華埠職介所生意,準備搬回中國的張小姐說,「職介所可說已成夕陽行業」。 約八年前在芝加哥華埠永活街一家職業介紹所工作的華哥說,當年職介所老闆張均雲(Jun Yun Zhang,譯音)收集大批塞班島中國工人的社會安全號碼,為客戶製作假護照,並為他們介紹工作,由於申請案激增,聯邦執法部門因此啟動「紙山行動」(Operation Paper Mountain)調查。 2009年,紙山行動收網,並在華埠逮捕多位涉案人,「此後職介所經營愈加謹慎」。 2015年,芝城華埠「焦職業介紹所」(Jiaos Employment Agency),涉嫌將打工者介紹到違法聘用無證客的中餐館,並向每人抽取120元到220元的佣金,而被判須向伊州政府繳付1萬6500元罰款。 川普總統上台後,移民執法趨嚴,不少中餐館怕受牽連,都不敢再透過職介所聘用「來路不明」的勞工。另一方面,職介所疑被鎖定為「無證工中介」的禍源,隔三差五就被相關單位查問,生意一落千丈。 6/15/2018 朱女士一家在肯塔基州经营一家自助中餐馆,尽管全家都拥有合法身份,数月前却突然被国土安全部ICE的移民执法人员找上门。他们将朱女士餐馆与家里翻得乱七八糟,并且没收了所有证件与现金,事发至今也未能归还,导致朱女士母亲身体出现异样也无法回中国医治。法律界人士表示,虽然朱女士一家身份没有问题,但是很有可能会因被发现餐馆雇用非法劳工,而遭到处罚。 ![]() 朱女士餐馆的座位也被执法人员翻开。(朱女士提供) 朱女士带着母亲与小儿子前往美国亚裔社团联合总会求助,她回忆,2月9日早上8时左右,正在家中睡觉的一家人突然被一阵猛烈的敲门声吵醒,开门后一群携带枪枝的执法人员立刻冲了进来,要求朱女士全家双手抱头蹲在客厅内。“他们来势汹汹,态度恶劣,我妈妈怕我穿着单薄睡衣着凉,想给我拿一件衣服也不准。我感觉一点人权也没有。” 在对屋内每一个人进行盘问后,执法人员将家里每一吋角落都翻了个遍,二楼的保险箱也被打开。随后执法人员还前往朱女士与丈夫经营的餐馆也搜查了一番。最后全家人所有证件以及7000元现金全部被没收。“他们连我儿子的防疫卡也收走了。”之后留下一张清单,注明哪些财物被没收,便离开了。 ![]() 执法人员前来将朱女士家餐馆收银机芯片取走。(朱女士提供) 朱女士至今也没能明白,为什么会被移民当局找上门,虽然她和丈夫均是偷渡来美,但朱女士早已通过上庭,获得绿卡,之后还入了籍,成为公民。而丈夫也赢得了官司,正在等待绿卡中,其母亲也是通过朱女士申请,拿到绿卡后才来美国。 事发至今已经过去四个月,朱女士一家证件仍未被退还,就连聘请律师追讨也无果。朱女士说,其他的证件倒是不是很着急,唯一问题是母亲原本计划3月回中国,但因护照被没收,至今也没法成行。而且母亲身体出现异样,美国却没有医疗保险,如果不及时回国治疗,恐耽误病情。 据朱女士事后了解,事发当日当地还有另外三家餐馆遭到执法,三家餐馆均是一名姓汤(Tang)的华男兄弟经营,而朱女士的丈夫姓唐(Tang),刚好也是从汤姓华男手上买下的店铺。因为两人姓名拼音一致,怀疑是遭到牵连。而且虽然朱女士一家身份没有问题,但是餐馆聘请的四名西语裔员工,却因没有合法身份被逮捕。 移民律师耶曼表示,无论起初朱女士一家为何被查,但被发现雇用无证移民,恐怕接下来也会被起诉,一般起诉需要时间,四个月暂无回应属正常。将面临的起诉罪名将根据情况以及雇用员工的背景决定,轻则被判雇用非法劳工,如果雇员中有犯罪案底,甚至可被判窝藏罪犯的控罪。 对于证件被扣押,律师表示可向当局进一步说明情况,要求将证件拿回。亚总会会长陈善庄表示,已向国会众议员孟昭文说明情况,请她联系朱女士居住所在地的国会议员,协助将朱女士母亲护照拿回,让她能够尽快回中国看病。 | Principal, Tel: (301)906-6889; (240)912-6290 Licensed in MD, VA, DC, PA WeChat ID: sunnychenyuqing NMLS # 1220187 HAN, Liu, CPA | 韩柳 President, Principal Loan Consultant, Leader Funding, Inc. 电话: (240) 784-6645 Rockville, MD Phone: 301-366-3497 |
COMMUNIT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