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SINESS‎ > ‎

每周$300額外失業津貼 川普恐只給3周

8/20/2020

每周300元額外失業津貼 川普恐只給3周

(World Journal) 記者顏伶如

根據川普政府的最新紓困計畫,對於失業勞工的額外救濟發放可能只會持續三周,而面臨預算緊縮的各州政府以及聯邦機關,目前正為如何籌錢配合川普政府這項新措施而傷透腦筋。亞利桑納州約25萬失業勞工,17日拿到每周300元額外失業津貼,成了川普總統行政命令發布後,全美各州當中第一批拿到救濟金的失業民眾。

亞州經濟安全廳發言人貝西歐(Brett Bezio)指出,截至17日為止,州內失業勞工已拿到每周300元額外失業津貼,發放總額達7500萬元。在17日之前,亞州失業勞工從州政府領取的失業救濟金,每周領取上限為240元,每周最低領取金額則為119元。



Join us on Telegram: https://t.me/cinfoshare


美國疫情爆發初期,國會通過疫情紓困法案,為全美3000萬名失業勞工提供每周600元額外失業津貼,但效期已在7月31日截止。由於最新一輪紓困法案磋商遲遲未能出爐,川普總統8日發布與疫情紓困有關的四道行政命令,為失業勞工發放每周400元救濟金,不過其中100元須由州政府負擔。

川普政府額外失業津貼如何發放,條文細節在17日曝光。根據計畫內容,發放期間可能只有數周。

川普行政命令規定,失業勞工至少將獲得每周300元救濟金。政府官員透露,440億元預算則來自聯邦急難管理局(FEMA)所管理的聯邦急難救助款,聯邦政府將撥款給願意配合這項計畫實施的州政府。




川普簽署行政命令之際,部分經濟學者預估,川普政府恐怕只能提供失業勞工大約五周的額外失業津貼。FEMA表示,是否可延長額外失業津貼的發放,取決於聯邦急難救助款餘額多寡。

南達科他州已表示,婉拒接收川普政府的額外失業津貼;共和黨州長克莉絲蒂‧諾姆(Kristi Noem)日前表示,由於該州經濟已獲改善,當地勞工並不需要協助。

科羅拉多州、佛羅里達州、北卡羅來納州、西維吉尼亞等州則表示,將努力把這筆金額有限的額外失業津貼送到失業勞工手中。

FEMA指出,亞利桑納州、愛阿華州、路易斯安納州、新墨西哥等州均同意配合額外失業津貼發放。






8/13/2020

每月2000元紓困…賀錦麗挺左傾法案 恐被放大檢視

(World Journal) 編譯陳韻涵


白宮新聞簡報室中的電視12日下午正實況播出民主黨準總統候選人白登在家鄉德拉瓦州會見賀錦麗參議員。(美聯社)

民主黨準副總統候選人賀錦麗(Kamala Harris)5月曾支持黨內兩大左傾法案, 認同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可提供數以千萬計美國人每月2000元;這項法案並未成為民主黨與川普政府磋商的議案之一,但可能隨著她成為民主黨準總統候選人白登(Joe Biden)的副手後,被放大檢視。

白登競選團隊大多反對眾院議長波洛西(Nancy Pelosi)和參院少數黨領袖舒默(Charles Schumer)的疫情紓困法案。

賀錦麗曾野心勃勃地規畫聯邦政府必須如何因應疫情危機,包括提出每月補貼,暫停驅逐房客、法拍和增租等。

華盛頓郵報報導,賀錦麗在參院的立場可能成為白登競選團隊的挑戰,團隊擔心經濟政策可能會變得太過左傾,難以維持抗衡川普的勢態。

「賀錦麗的立場,比白登還稍左傾。」波士頓大學(Boston College)政治專家霍普金斯(David Hopkins)說:「她來自舊金山,且是具有相當自由派傾向的加州民主黨 ,她並沒有隨著白登立場在黨內發展的紀錄。」

白登競選團隊發言人拒絕評論是否支持賀錦麗每月2000元的提議,也不予評論她提出的「救濟案」(RELIEF Act),禁止驅逐或法拍。

白登的疫情紓困計畫指國會議員「可提供勞工家庭現金補助」,作為紓困法案的一環,但未明定金額。

白登5月倡議疫情期間的「租金豁免」和「房貸豁免」,並計畫推動就租屋紓困方面,與各州和城市建立「聯邦夥伴關係」,「如此一來不會有人面臨被驅逐的命運」,但並不是直接暫停驅逐令。

白登擔任副總統時的外部經濟顧問伯恩斯坦(Jared Bernstein)不認為白登與賀錦麗的意識形態分歧,會造成太大影響,「我認為這項提案有野心,且可能成為真正能讓人拿到錢的暫時紓困方案,有點類似最後仍會發出的強化版支票。」






8/12/2020

每周400元失業津貼 白宮變卦「實領300元」

(World Journal) 編譯郭宣含


圖為民眾要求延長每周600元的額外失業福利。(美聯社)

川普總統承諾每周發放400元額外失業津貼,可望成為1630萬名失業勞工的重要金援,不過由於這筆錢由聯邦與州政府分攤,白宮經濟顧問庫德洛(Larry Kudlow)11日表示,失業民眾可能實際只領到300元聯邦失業津貼,預估兩周內開始發放。

參院多數黨領袖麥康諾(Mitch McConnell)11日說,自從國會上周紓困案破局後,「財政部長和白宮幕僚長今天未與民主黨領袖說話;又過了僵局一天,他們必須會晤才行。」

如何拿到400元失業津貼?


庫德洛11日表示,勞工部預估失業津貼可在約兩周後發放。

無黨派智庫「世紀基金會」(The Century Foundation)資深研究員史特納(Andrew Stettner)表示,別期待8月就能收到每周額外發放的400元失業津貼,因為各州需要建立新系統管理這筆錢,可能要到9月才能發放。

失業津貼持續發放多久?


川普的計畫是從聯邦天災救濟金取用440億元,以額外資助失業勞工;根據雷蒙詹姆斯(Raymond James)金融公司分析師米爾斯(Ed Mills),這筆錢足夠發放四到五周。

如果州無法分攤怎麼辦?


這是川普行政命令中最大問題,其中指出每周400元失業津貼裡,聯邦政府支付300元,另外100元則由州政府分攤。庫德洛11日表示,只要州政府已提供至少100元州失業金就不必支付;多數州早已達到此要求,因此無須額外付費,這表示失業民眾只能拿到額外300元聯邦失業津貼。

庫德洛11日表示:「各州失業津貼基準大約是每人每周400元,這是平均值;除此之外,聯邦政府提供300元,……若有問題,我們會與州長合作。」

部分州長表示,每人每周發放100元已超過州的能力範圍;不過根據聯邦勞工部備忘錄,州政府還有另一項選擇,各州可仰賴現有的失業補助金(UI),每周從各州基金發放100元。

史特納表示,看起來如果你原本每周就領取100元州失業津貼,那麼你最多只能領到300元聯邦失業津貼,而不是預期的400元。



原文链接>>



8/09/2020

川普簽署4項行政命令 每周400元紓困、延緩薪資稅、凍結迫遷令、學貸延期

(World Journal) 記者胡玉立


新一輪紓困法案協商在7日破局。川普總統8日下午在新澤西州高球俱樂部,簽發四道行政命令,延續失業津貼,核發每周400元,同時凍結租客迫遷令等。圖為川普展示簽發的行政命令。(美聯社)

在國會兩黨就新冠疫情紓困案談判破局次日,川普總統8日簽署四項行政令,單方面採取紓困措施,包括每周發放400元救濟金給失業者、延緩徵收薪資稅、凍結迫遷令及學貸延期等。

●挑戰國會 預測會受質疑

由於稅收和支出政策,依憲法乃國會基本權力,川普透過行政令試圖避開國會,對稅收和支出政策做出重大改變的做法,無疑對白宮和國會的權力範圍界定形成挑戰。川普承認,他的部分措施可能會在法庭上受到質疑,但他預測自己會度過挑戰。

川普8日在新澤西州貝德明斯特舉行的記者會上簽署行政令前表示,這些措施將通過延稅和提供臨時失業救濟金,為數百萬美國人提供經濟救濟。他抱怨民主黨人在最近的談判中拒絕接受他的要求,但他說自己8日簽署的四項措施「大致處理了整體局勢」。

第一項行政措施旨在提供數百萬國人每周400元失業救濟金;這些失業者原本領取的每周600元已於7月底到期。川普表示,這筆錢的25%將由各州支付。但其中許多州已面臨重大預算缺口,均要求國會提供更多援助。

第二項行政措施要將年薪少於10萬元的薪資稅從9月延到12月。川普說,若他連任,他會設法延長期限,並以某種方式「終止」欠稅。薪資稅收是用來支付社安金和聯邦醫療保險(Medicare)福利,目前不清楚如果沒有這些稅收,這些福利計畫會受到何種影響。

其他兩項行政措施與凍結迫遷令(eviction protections)和學生貸款減免有關。

新冠肺炎疫情重創經濟,國會在3月通過美國史上最大規模2兆2000億元「CARES Act」紓困案,7月前提供每周600元失業救濟金、並保護租客免遭迫遷,在9月前為學貸借款人提供更大彈性。此紓困案已逾期兩周,白宮和民主黨人過去兩周一直設法為擴大紓困案達成協議,但談判在7日破局。

在談判中,川普堅持要求國會將減少薪資稅納入協議,但遭民主黨和共和黨人拒絕。川普在疫情爆發前就試圖削減薪資稅。

眾院民主黨人5月曾通過3.4兆元經濟紓困法案,欲將每周600元失業救濟金延至明年1月,但因成本太高,遭白宮和參院共和黨人否決。民主黨人這幾天試圖妥協,表示可削減1兆元,但白宮談判代表仍予拒絕。

在川普簽署措施前一天,民主黨人7日曾說,他們對和白宮恢復對話仍抱持希望。

●延長救濟 總統無法律依據

部分專家表示,總統沒有單方面延長失業救濟金的法律依據;白宮官員研究過,獲國會批准且剩餘的資金,可供聯邦緊急事故管理局(Federal Emergency Management Agency)使用,但尚不清楚政府能否在不違反聯邦預算法的前提下,將這些剩餘資金用於失業救濟。

「全國就業法律計畫」(National Employment Law Project)失業保險專家埃伐莫爾(Michele Evermore)說:「國會若未立法授權,各州不能支付失業保險金。各州對失業保險管理必須遵守聯邦法律。」

在內不拉斯加州奧馬哈市的就業輔導中心前,戴著口罩的失業工人排隊等著洽談失業補助。(美聯社)

最新失業數字稍有改善,但今年年底前小企業倒閉潮將有增無減,失業者仍需聯邦紓困補助,包括失業津貼。(美聯社)






8/08/2020

每周續發$400失業補助 川普繞過國會簽行政令

(World Journal) 編譯中心


川普總統8日簽署了幾項行政命令,稱將為數百萬美國人繼續提供經濟援助;其中一項行政命令將為數以百萬計的美國人提供每周400元的失業補助。Getty Images

在國會兩黨就疫情紓困協商陷入僵局後,川普總統8日簽署了幾項行政命令,稱將為數百萬美國人繼續提供經濟援助;其中一項行政命令將為數以百萬計的美國人提供每周400元的失業補助。

這些失業者每周600元的聯邦補助金已經在上個月到期。但其中一些資金將需要由各州支付,其中許多州已經面臨嚴重的預算短缺問題,並要求國會提供更多援助。

其他兩項行政命令與保護租戶和學生貸款有關。

第四項行政命令將年收入低於10萬元者的薪資稅從8月1日延到12月;川普說,如果他連任成功,將尋求進一步延期,並透過某種方式「終止」該稅。

薪資稅用於社會安全和醫療保險福利,如果政府喪失這些稅收,對這些項目的影響目前還不清楚。

而川普是否有權力繞過國會實行這些措施,也尚不明朗。






8/03/2020

兩黨同意再發失業津貼 問題是「金額多少」

(World Journal) 記者顏伶如



共和黨籍的參院多數黨領袖麥康諾認為持續發放每周600元的失業津貼,等於變相鼓勵不要上班,坐領補助。(美聯社)


對新一輪紓困法案內容,參眾兩院民主共和兩黨議員目前認知差距很大。左起,眾院議長波洛西、參院多數黨領袖麥諾、參院少數黨領袖舒默,上月29日在國會協調法案內容。(美聯社)

大約3000萬失業美國勞工原本領取的每周600元額外失業津貼,已在7月31日到期。下一波疫情紓困法案仍因白宮、國會無法取得共識而難產,失業勞工能否有更多補助可拿,未來幾周將是關鍵。

民主黨團主導之下,眾院今年5月通過美國史上規模最大的3兆元疫情紓困法案,其中包括將每周600元額外失業津貼的發放期限,至少延長到2021年1月。然而,參院共和黨參議員表明,眾院版本法案無望在參院過關,參院多數黨領袖麥康諾(Mitch McConnell)形容,延長每周600元額外失業津貼的作法「謬誤」,如同「發紅利叫民眾不要回去上班」。

共和黨參議員與白宮磋商之後,推出名稱為「協助終止生活困境法案」(Help End Abusive Living Situations Act,縮寫HEALS Act)的最新一波紓困法案;條文當中把額失業津貼金額降低為每周200元,領取期限則到今年9月。從10月起,失業補助發放將有修改,聯邦失業津貼與州政府失業救濟金合計起來,大約將等同勞工原本工資的七成。

對於要不要繼續發放額外失業津貼,民主、共和兩黨議員的態度都是肯定的,歧見糾結則在金額多寡。富比世雜誌(Forbes)分析,由於納入州政府救濟金計算將讓問題複雜化,接下來較可能出現的結局是,兩黨經協商後推出金額統一的失業津貼,做為短期發放之用。

至於協調後的失業津貼金額,則可能在每周200元至600元之間,或者訂有金額隨時間逐漸縮減的但書。三名共和黨聯邦參議員便舉例說,8月份額外失業津貼為每周600元,到了9月降低為每周400元,10月後則只有每周300元。

參院從8月10日至9月7日之間將休會,因此下一波紓困法案若要排入議程,必須在8月7日之間投票通過。倘若休會之前未能過關,則要拖到9月中旬甚至9月底,法案才可能交付表決。







Tel: 571-354-7199



https://www.russianschool.com/location/reston

Award-Winning After-School Math Program for K-12 Students


8/02/2020

600元失業津貼 兩黨同意可溯及既往

(World Journal) 編譯陳韻涵



國會共和民主兩黨議員周六加班協商新一輪的新冠疫情紓困法案,進展有限。圖為代表白宮的財政部長米努勤(左)與幕僚長梅度斯。(美聯社)


國會共和民主兩黨議員周六加班協商新一輪的新冠疫情紓困法案,進展有限。圖為民主黨的眾院議長波洛西(右)及參院少數黨領袖舒默(左)1日在國會發表談談話。(美聯社)

面對政治人物施壓恢復已到期的每周600元額外失業津貼,以及挹注學校重啟的呼聲,兩黨議員1日罕見地加班在周末繼續協商紓困案;經過三個小時的折衝後,雙方都表示有進展,但分歧仍然很大,下周將繼續協商。磋商雙方代表也同意,額外失業津貼將會溯及既往。

這項最新的新冠肺炎紓困法案是疫情發生以來國會第五次立法紓困回應,也可能是11月大選前最後一次。

就短期而言,當局願意展延甫過期的600元失業津貼,但老舊的州政系統可能需要數周恢復津貼發放程序。白宮對民主黨提出的資助州與地方政府、增加糧食券,以及協助租屋者和房東等提案,抱持猶豫態度,認為花錢太多。

包括額外失業津貼600元的紓困「關懷法」(CARE Act)已在7月31日正式到期結束,但新冠疫情在全美未減反增,確診人數仍是天天創新紀錄。新一輪的紓困法仍是遙遙無期。

「這是我們開過最長的會議,比以往的會議還有更多進展」;參與1日周末磋商的民主黨籍參院少數黨領袖舒默(Chuck Schumer)說:「我們還沒結束,但有很多具成效的討論,現在兩方都知道彼此的目標。」

舒默、眾院議長波洛西(Nancy Pelosi)、財政部長米努勤(Steven Mnuchin),以及白宮幕僚長梅杜斯(Mark Meadows)開會三小時後,舒默和波洛西同台發表前述聲明。

民主黨領袖希望擴大協議,川普與參院多數黨領袖麥康諾(Mitch McConnell)等共和黨高層亦然,但參院半數共和黨、今年不用面臨艱困選舉的大部分保守派議員,很可能反對任何協議。

波洛西在磋商結束後,提及糧食補助和通訊投票基金;她和舒默對此次會談的成果,較過去幾次來得樂觀。

波洛西說:「我們必須擺脫病毒才能重啟經濟,安全地開放校園,為了達到此目標就不能刪美國勞工的津貼。」

米努勤說,恢復600元額外失業津貼對川普而言,至關重要。

「我們仍有許多分歧,我不想說協議即將達成,因為並非如此」;梅杜斯則說:「各方仍有歧見,但我們確實有好的進展。」

參院共和黨反對600元額外津貼計畫,稱這會讓失業金比本薪高的人拒絕返回職場;但隨著額外津貼計畫到期,這些人的爭辯立場也變得薄弱。

此外,川普也釋出希望暫時維持600元津貼的訊號;他7月31日明確推文寫道,支持展延600元計畫並批評舒默。

華盛頓高層同意,國會必須在未來幾天或幾周通過進一步的紓困法案,除了延長每周額外600元的失業津貼外,還有新一波每人1200元的現金補助,以及針對州、企業和貧者的數千億元資助計畫等。









http://www.cinfoshare.org/re/lenders/leader-funding-inc


8/01/2020

Apple announces remote work until 2021

By Andrew Chamings

Apple CEO Tim Cook announced that employees would not be returning to office work until 2021, joining other large tech companies' plans for a work-from-home future.

“We’ve kicked the time period that U.S. employees would come back until early next year. To go beyond that, it would depend on the success with a vaccine, success with therapeutics,” Cook told Bloomberg TV.

Neighboring tech giant Google told workers last week they can work from home until July 2021, and Facebook is also significantly increasing remote work.

Of all the large tech companies, Twitter has taken the most progressive remote work stance, with CEO Jack Dorsey telling employees they can keep working remotely permanently.

Cook compared Apple’s process for re-opening its offices to an "accordion," wherein the company would open offices and then re-close them as necessary depending on pandemic data. He said this is the same approach they are taking toward the opening and closing of their retail stores. Fourteen Apple stores in the U.S. closed again last week after regional surges in viral infections.







APLUS教学中心 | 一对一辅导服务中心 | 申请咨询顾问中心




Mathematics Enrichment for Intellectually Curious Learners


7/29/2020

新紓困案又有1200元可拿 資格放寬 這些人也可領取

(World Journal) 記者顏伶如


參院共和黨議員27日提出最新一波紓困法案,美國民眾又有1200元紓困現金支票可領。圖為財長米努勤(左)、白宮幕僚長梅杜斯(右)28日在與國會議員協商後走出會場。(路透)

即將推出的最新一波紓困法案,美國民眾又有1200元紓困現金支票可領,領取資格與前一波紓困支票發放時大致相同,但之前發給17歲以下未成年兒童與青少年的500元現金,現在共和黨議員則希望把年齡限制取消,讓包括大學生在內的被撫養人,也有資格領取。

參院共和黨議員27日提出最新一波紓困法案,與今年3月眾院已通過的紓困法案一樣,都提議為民眾提供紓困現金支票。

個人年收入在7萬5000元以下的納稅人,可領到單次發放1200元紓困現金支票全額,超過這個收入標準支票金額將遞減,個人年收入超過9萬9000元則失去領取資格。

夫妻合併年收入在15萬元以下的家庭,可領單次發放2400元紓困現金支票全額,超過這個收入標準支票金額也將遞減,家庭年收入超過19萬8000元則無法領取。

年收入11萬2500元以下的報稅戶主(head of household),可領到單次發放的1200元紓困現金支票全額,年收入超過13萬6500元則無法領取。

參院共和黨版本的法案當中,對於被撫養人的500元紓困現金取消年齡限制,因此大學生、身心障礙的已成年子女或其他在報稅時列為被撫養人的家屬,都有資格領取。另外,對於每個家庭被撫養人領取紓困現金的人數,也沒有設定上限。但這項調整僅適用於最新一波紓困現金發放,並不追溯回前一波法案。







    
   
Offering serious and challenging mathematics to intellectually gifted students


7/28/2020

谷歌员工将在家办公至明年6月底

文 / 潘万莉


美国谷歌公司27日宣布,允许员工在2021年7月前在家远程办公。(路透社)

(早报讯)据英国《卫报》报道,美国谷歌公司27日宣布,允许员工在2021年7月前在家远程办公。这是疫情发生以来,第一家将远程办公措施延续到明年下半年的大型科技公司。

据介绍,未透露姓名的内部人士对美媒称,谷歌母公司Alphabet公司的总执行长皮查伊主持了一场高管小组会议,他亲自做出了这个决定。

据《华盛顿邮报》报道,这项措施适用于谷歌加州总部,以及美国、英国和印度其他地区办公室的约20万名全职员工和合同工。

据了解,谷歌做出这一决定,是考虑到目前美国新冠病毒感染病例激增,而疫苗的研制还需要数月时间。

据介绍,美国多家科技公司都因疫情采取了远程办公措施。面簿公司目前的计划是让4万8000名员工居家工作直至年底,不过其总执行长朱克伯格曾在5月表示,预计多达一半的员工将在未来10年内长期进行远程工作。

亚马逊公司的员工则将在2020年内远程办公。照片分享应用Snap公司也已将员工远程工作的时间从9月延长到明年1月。












https://sites.google.com/a/cinfoshare.org/cis/education/prep-with-jen










Principal, 
Tel: (301)906-6889; 
(240)912-6290
Licensed in MD, VA, DC, WV, PA, DE, NC, SC, FL 
WeChat ID: sunnychenyuqing
NMLS # 1220187


President, Principal Loan Consultant, Leader Funding, Inc.
http://www.cinfoshare.org/re/lenders/leader-funding-inc
Wechat ID: Willow6621
NMLS # 208136


电话: (240) 784-6645


RockvilleMD 
Phone: 301-366-3497


http://www.cinfoshare.org/contractors/range-hood/fotile-range-hoods


专业冷暖系統 MAJOR.HVAC
Simon Lin


Comments